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恶劣天气,养虾人应悉知的抗应激方法大全,看了不后悔(虾苗应激是什么意思)

2025-01-22人已围观

恶劣天气,养虾人应悉知的抗应激方法大全,看了不后悔

"《恶劣天气下养虾人必备的抗应激方法全攻略》

在养虾的过程中,天气状况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影响着虾的生长与生存。 尤其是恶劣天气来袭时,若养虾人未能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损失。 因此,掌握一套全面且有效的抗应激方法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为您阐述。

一、雨前预防:未雨绸缪,筑牢防线

暴雨将至,雨前的预防工作犹如一场关键战役的前期筹备,直接关系到后续养虾的成败。 最基础且便捷的方式便是关注天气预报,然而,大多数常规的天气预报在准确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此,笔者在与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养殖户深入交流并咨询后得出宝贵经验:通常留意风向方向 100 - 200 公里之外的城市的天气预报,如此这般,便能提前一两天较为准确地获知当地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情况,从而为更好地掌握暴雨的来势和时间提供有力依据,以便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预防工作。

池塘的修整堪称暴雨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所有后续操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石。 倘若池塘的硬件设施无法得到切实保障,那么后续的一切努力都将如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 所以,在雨前务必严格仔细地检查水闸、进排水口、堤坝、地膜、增氧机、发电机组、线路、各种管道等关键设施,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这些硬件设施能够稳定、正常地运行。 在酸雨多发或土质偏酸性的区域,还需在巡查池塘硬件的同时,在池壁四周撒上适量的生石灰或熟石灰(若池水 pH 处于正常范围,则使用熟石灰;若 pH 偏低,则选用生石灰)。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雨水将酸性物质冲入池中,从而避免池水 pH 出现急剧下降的情况,防止对虾因 pH 突变而遭受严重的应激反应,为对虾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水体环境。

在用药管理方面,若能提前较长时间预测到大暴雨的降临,比如提前一周左右,就应当着重拌喂清肝中药和营养产品(常见的有海洋红酵母、多糖或微量元素等)。 这些营养产品能够增强对虾的体质,提高其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 而若仅能提前三、四天知晓暴雨即将来袭,那么此时的当务之急便是赶紧进行改底工作。 经过大量实践总结,目前改底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是在傍晚时分使用氧化型底改产品,次日上午则使用生物分解型底改产品(如兼性芽孢、粪链球菌、酵母菌类底改)。 通过这样连续两三天的加强改底措施,能够确保至少在暴雨期间池塘底质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事实上,只要底质得到良好的维护,即便暴雨引发池塘泛底,致使整个藻相、菌相遭到破坏,池塘水体变得浑浊不堪,这些不利因素对对虾的影响也会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因为前期扎实的改底工作已经为对虾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笔者近年来积极推广控藻养殖理念,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相对更加重视底质和菌相问题。 当然,对于习惯采用肥水养虾方法的朋友而言,此时还需要做好保藻工作,可使用氨基酸或糖类产品搭配少量的 EM 菌来维持藻类的稳定生长。 但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尽量少用矿物质类产品,因为这类产品会刺激藻类过度繁殖,而在暴雨的冲击下,新生的藻类往往难以承受,反而可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暴雨前的控料操作同样不容忽视。 一般遵循减量不减餐的原则(通常每餐大致减少一至两成左右的投喂量。 若对虾体质欠佳,养殖环境也不太理想时,最多可减量三、四成)。 当然,如果对虾的肝脏肠胃已经出现明显问题,那就不得不减掉一餐的投喂量。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饲料对肝脏肠胃的负担,确保暴雨来临时对虾能够拥有足够的体力来应对强烈的应激反应。 在减料的同时,可以交替或混合拌喂一些活菌产品,如强耗氧型芽孢、乳酸菌等。 这些活菌不仅能够抑制致病菌的滋生,还能帮助对虾消化食物,进一步减轻肝胃的负荷。 而且,这些活菌可以与前面提及的营养产品一同拌喂,从而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

二、雨时处理:争分夺秒,应对危机

当暴雨倾盆而下时,水体会迅速出现水温分层和盐度分层的现象,这些变化会使对虾产生强烈的不适,甚至可能引发病变,严重威胁对虾的生存。 因此,无论降雨的强度大小,都必须立即将增氧机全部开启。 增氧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快表层雨水与池水的混合速度,有效避免雨水在池塘中形成盐度层与温度层,从而防止因水体缺氧、藻类死亡以及对虾渗透应激等问题的发生。

在暴雨期间,为了预防池底发生厌氧反应并产生毒素,可适时泼洒颗粒氧、过氧化钙粉等缓释型增氧产品。 倘若情况较为严重,还可以搭配少量(一般一亩使用 100 - 150 克)过硫酸氢钠片(当池塘水体 pH 超过 8.0 时使用)或高铁酸钾片(当 pH 低于 8.0 时使用),通过氧化池底的耗氧因子,减少水体的耗氧情况,为对虾创造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过硫酸氢钠是钠而非钾,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务必谨慎区分,以免因误用而影响效果。

与此同时,用药问题也至关重要。 降雨期间,对虾为了适应盐度的变化(通过调节体内渗透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如果对虾的体能储备不足,就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肝脏病变乃至萎缩。 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可以适当控制投喂量,但绝不能完全停料(一般根据降雨对对虾的影响程度,可减料 3 - 5 成)。 同时,还必须向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如全水溶性多维、微量元素)和提供能量的产品(如多糖、海洋红酵母等)。 对于对虾体质较弱,池塘水质、底质状况不佳的情况,可采取全塘泼洒上述药物的方式,以达到保虾防病的目的,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虾在暴雨期间的发病风险。

三、雨后防控:乘胜追击,巩固成果

暴雨期间的主要防控工作实际上大多在雨后展开,雨后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整塘虾能否安全地度过暴雨时期,以及能否在雨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重新恢复正常吃料和生长活力。

首先,需要高度关注降雨造成的水体盐度变化。 严重的盐度波动可能会刺激对虾连续长时间蜕壳,进而引发软壳、双层壳、水肿等病症。 这种现象在初一、十五附近的蜕壳期遭遇暴雨时较为常见。 一旦在这段时间出现大暴雨,养殖户就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使用微量元素 + 补钙产品 + 全水溶性多维(主要是水溶性维 D)化水后进行外泼。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对虾病症较为严重或整体状况很差的情况外,一般这些药物在晚上使用效果更佳。 如果对虾因连续蜕壳导致体质明显变差,出现趴罾无力跳弹的情况,还可以加上海洋红酵母一同泼洒,以增强对虾的体质和恢复能力。

雨停之后,务必立即对水体 pH 进行检测。 借助 “帮邦小黑”、“帮邦魔盒” 等先进的检测设备,能够准确地检测 pH、溶氧等关键指标,并附带详细的水质大数据分析和专业的调水建议。 养殖户只需通过手机 APP 即可及时、全面地了解水质情况,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控,确保万无一失。

若出现暴雨引发的 pH 急降情况,将会导致对虾血液的溶氧吸收率降低,进而引发功能性缺氧(此时即便增加增氧设备也难以有效解决问题)或肝脏疾病(常见的有红肝,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白肝和肝萎缩)。 当检测到 pH ≤ 8.0 时,可使用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或风化石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按照一亩 5 - 10 斤的用量进行调节,使水体 pH 尽快恢复到适宜对虾生存的范围。 若是在 pH 偏低的同时,发现水体泡沫明显减少,水质变得粘稠滑腻,这通常是水体或池底可溶性有机物增加的外在表现。 此时,应立即泼洒过钾粉或二氧化氯粉,一亩用量为 100 克,通过氧化作用分解水体有机质。 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每隔 8 - 12 小时进行一次氧化处理,连续氧化之后次日及时补菌分解,以减轻水体有机物的耗氧情况,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为对虾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确保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状态,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总之,养虾人在面对恶劣天气时,只有全面、细致地做好雨前预防、雨时处理和雨后防控这三个阶段的工作,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天气条件下,为对虾的生长保驾护航,实现养虾事业的稳定发展,避免因天气原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成为养虾人应对恶劣天气的得力助手,让每一位养虾人都能在风雨之后迎来丰收的喜悦。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