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大连市场出现怪异红尾虾,官方发布提醒! (红尾海虾)
2025-01-26人已围观
大连市场出现怪异红尾虾,官方发布提醒!
"《大连市场 “怪异红尾虾” 风波:监管行动与真相探寻》
在繁华的大连市场,一场关于 “怪异红尾虾” 的风波悄然掀起,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监管部门的高度警觉。
近日,部分媒体的报道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市场的宁静。 据悉,有流动商贩在大连沙河口区中山公园附近售卖一种青身红尾的 “红尾虾”,其异常的外观引发了公众的疑虑,疑似经过二次加工。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做出反应,立即组织了执法人员,联合大连市食品安全协会的有关专家以及媒体记者,如同一支精锐的调查小队,对部分水产品市场、生鲜超市等正规的水产品销售单位展开了全面的检查暗访行动。
经过一番细致的排查,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正规销售场所并未发现所谓 “红尾虾” 的踪迹。 然而,当调查的触角延伸到湾家临时商贩经营地时,情况出现了转机。 执法人员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摊贩,其所售的虾疑似正是经过二次加工的冻南美白虾,也就是媒体所报道的 “红尾虾”,并且该摊贩正企图用这些虾冒充本地珍贵的 “黄哨子” 进行售卖。 执法人员果断出击,立即责令其停止销售,并将对这一情况展开进一步深入调查,决心揭开 “红尾虾” 背后隐藏的真相。
时间来到 10 月 17 日,市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再次行动,对部分水产品市场进行复查,依然没有看到 “红尾虾” 的身影。 在大连极品汇农贸市场,一位经验丰富的水产品销售业户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他回忆道,他们确实曾在路边看到过流动商贩拎着小篮子售卖这种 “红尾虾”,但在正规的市场内部从未出现过此类产品。 “那种虾啊,其实就是用厄瓜多尔白虾解冻到一定程度后,经过短暂的加热处理,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老百姓的眼球。 你看它红头红尾的,看起来就很有食欲,价格还便宜。 但我们这些正规市场的商家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都不会卖,只有那些打游击的流动商贩才会售卖。 ”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深入介绍了情况:“我们为了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先后向大连市食品安全协会的专家、我市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相关负责人以及资深的水产品批发销售从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咨询。 原来,大连周边的黄、渤海区域出产一种对虾,因其尾部呈现发黄、发红的独特特征,被老百姓俗称为‘黄哨子’,这种虾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每公斤大概在 120 至 200 元左右。 然而,个别不法的路边摊贩和流动商贩,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想出了歪点子。 他们将冷冻的南美白虾、东南亚虎虾等进行解冻缓化处理,然后通过开水烫、热气熏等手段进行二次加工,使得虾的尾、头、足等部位变红,以此来冒充价格较高的捕捞野生‘黄哨子’,欺骗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
当我们在网上搜索 “红尾虾” 时,发现这一现象并非大连所独有,外省市也有相关的报道,最早的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 2021 年 3 月,这表明这种欺诈行为可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大连市食品安全协会,秘书长张波为了探寻真相,亲自用买来的冷冻南美白虾进行缓化后反复试验,结果令人震惊:虾尾在开水中仅仅烫 2 至 3 秒,就立即变成了鲜艳的红色,这无疑证实了这些虾经过二次加工的可能性。 而专业检测人员对湾家临时商贩经营地发现的 “红尾虾” 进行甲醛等项目的快检,结果显示合格。 经过多方的仔细研判,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经过开水烫、热气熏等二次加工的 “红尾虾” 尚未发现明显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欺诈行为可以被容忍。
展望未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后续措施,以保障市场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将指导各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水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严格要求各类水产品销售单位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尤其是要认真执行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公示产品的名称、产地等重要信息,坚决杜绝虚假标注或宣称产品名称、产地等欺诈行为。 其次,将及时发布消费提示,严厉谴责不良商贩的欺骗行为,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尽量选择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超市等正规场所购买食品,并注意索取和保留相关凭证。 一旦市民发现问题产品,应及时通过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对于那些欺诈行为,一经查实,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同时,大连市食安办也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这类欺诈行为的发生,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诚信的市场消费环境。
(大连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