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5万亩虾池年产值8.6亿元,博兴荣获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白对虾亩产多少斤)
2025-01-28人已围观
5万亩虾池年产值8.6亿元,博兴荣获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
"《博兴:白对虾产业的辉煌崛起与生态致富之路》
在山东滨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博兴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农业发展的光芒。 10 月 12 日上午,一场盛大的庆典 —— 中国?博兴乔庄白对虾节在博兴县乔庄镇的打渔张森林公园盛大拉开帷幕。 这一盛会,不仅是对当地白对虾产业丰硕成果的展示,更是博兴县在农业领域迈向新高度的重要里程碑。
开幕式上,全场目光聚焦,中国渔业协会庄重地为博兴县颁发了 “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县” 的荣誉牌匾,同时,乔庄镇也荣获 “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 的殊荣。 这两块熠熠生辉的牌匾,见证了博兴县在白对虾养殖征程中的辉煌成就。 回首往昔,自 2013 年博兴县摘取 “山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县” 桂冠,乔庄镇获评 “山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第一镇” 以来,当地政府与民众不懈奋斗,历经六年的砥砺前行,终于将小小的白对虾从 “全省第一” 精心培育成 “全国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全国的白对虾养殖领域中脱颖而出,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到收虾的旺季啊,咱们乔庄镇可热闹了! 全国各地的客商们就像候鸟归巢一样,纷纷开着大货车来到这里收虾。 那时候,镇里的马路上全是一辆辆满载希望的收虾车,场面十分壮观。 ” 博兴县乔庄镇北徐村党支部书记孙立明满脸自豪地说道。 在北徐村,超过半数的农户都投身于白对虾养殖事业,这小小的对虾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每户每年的纯收入能达到 10 万元左右,成为了村民们致富的得力助手。 孙立明还介绍说,乔庄镇得天独厚,紧邻黄河,并且镇内没有工业项目的污染,拥有优质的水、肥沃的土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的白对虾品质上乘,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自然备受市场的青睐与追捧。
不仅如此,在乔庄镇,还兴起了一支支专业捞虾队,这些捞虾队犹如一群勤劳的渔夫,活跃在虾池边。 他们大多由当地掌握捞虾技能的农民组成,每支队伍大约 10 人。 在收获季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辛勤劳作,人均收入就能达到 2 万多元,为家庭增添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也为白对虾产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那么,这小小的白对虾究竟是如何华丽转身,成为带领当地民众走向富裕的 “富民虾” 呢? 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科学的发展策略。 博兴县北部乡镇依傍着黄河下游南岸,水利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为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 早在 2001 年,博兴县独具慧眼,引进了南美白对虾这一优良品种,开启了白对虾养殖的篇章。 经过 20 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南美白对虾逐渐成为博兴县淡水养殖领域的优势主导品种,撑起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一片天。
近年来,博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全面开启了淡水养殖的 “二次创业” 新征程。 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推动养殖品种向高端化迈进,不断引进美国加州鲈鱼、澳洲龙虾等特色品种,形成了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多种特色品种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养殖格局,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在服务方面,积极推动向一体化发展,整合各方资源,为养殖户提供从种苗供应到技术指导,再到产品销售的全方位服务。 在管控上,大力引入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掌握虾池的水温、水质、溶氧量等关键指标,实现精准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博兴县的水产养殖面积如今已达到 8.5 万亩,其中白对虾养殖面积更是达到 5 万亩(精养池塘面积 3.8 万亩,鱼虾混养面积 1.2 万亩),年产值高达 8.6 亿元,渔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 2 万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博兴对虾” 和 “麻大湖毛蟹” 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被认定为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在众多渔业博览会上屡获金奖,进一步提升了博兴县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白对虾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博兴县始终将技术提升放在重要位置。 以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坚实平台,精心构建了 “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 的全方位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科技人员到户、良方良药到池、先进技术到人” 的科技推广机制。 博兴县与中科院海洋所强强联合,共同制定的 “南美白对虾低盐度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范”,于 2017 年 4 月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实施,为白对虾的科学养殖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确保了养殖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为博兴县白对虾养殖的核心乡镇,乔庄镇更是成绩斐然。 目前,乔庄镇的精养池塘平均亩产已达到 560 公斤,平均亩效益在 1.5 万元左右。 在 2018 年,更是创造了惊人的成绩,最高亩产达到 1385 公斤,对虾规格为 14.5 头,单价 34 元,产值高达 9.4 万元,亩效益更是突破 7 万元。 在乔庄镇,榆林、鲍王、黄家 3 个村凭借白对虾养殖,年收入超过 1000 万元,谭家、苍上、河徐、蔡寨、三合、姓黄等 10 个村的收入也超过 500 万元;还有 20 个纯收入超过 50 万元的养殖大户和 1000 个纯收入超过 10 万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成为了乔庄镇白对虾产业发展的生动例证,也激励着更多的农户投身到白对虾养殖事业中来。
另据了解,本次以 “鱼米之乡,生态乔庄” 为主题的白对虾节,内容丰富多样,共分为七个精彩部分。 开幕式上,山东农业大学与乔庄镇携手合作,挂牌成立了特色产业基地、分布式服务站和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同时,山东千乘产业技术研究院也在乔庄镇设立了渔业产业分院,这些举措将为乔庄镇的白对虾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助力其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博兴县的白对虾产业,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 它以小小的白对虾为载体,书写了一篇生态致富的壮丽篇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借鉴。 相信在未来,博兴县的白对虾产业将继续乘风破浪,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水产市场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 wx@fishfirst.cn。 )【关键字】:白对虾博兴生态养殖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