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吃小龙虾有何讲究,听听国内首家小龙虾专业学校老师怎么说(吃小龙虾有什么讲究)
2025-02-09人已围观
吃小龙虾有何讲究,听听国内首家小龙虾专业学校老师怎么说
"标题:《小龙虾食用与养殖的权威揭秘 —— 听小龙虾专业学校老师解读》
在这个小龙虾风靡的时节,倘若你的朋友圈里没有晒出几张小龙虾的诱人美图,似乎都不好意思宣称自己还活跃在社交平台的前沿。 据 6 月新鲜出炉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2017)》权威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小龙虾总产量高达 89.91 万吨(涵盖捕捞产量),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截至 2016 年二季度,全国小龙虾专营店的总量已达 17670 家,这个数字竟是肯德基中国门店数量的三倍之多,足见小龙虾在国内餐饮市场的火爆程度。
“小龙虾相关的各类产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专业的运营人才却存在较大的缺口。 我们正是着眼于这一现状,从顶层设计着手,致力于搭建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 来自中国第一家小龙虾专业学校 —— 湖北潜江龙虾学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解开了大众对于开设这一独特专业学校的诸多疑惑。 该学院的小龙虾专业在今年首批录取了 86 名新生,他们将于 9 月 1 日正式开启学业之旅。 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极具特色,以龙虾烹调技艺、养殖技术等为核心课程,而且学生一经录取便会签订就业协议,同时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旨在为小龙虾产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
澎湃问吧有幸邀请到了即将在学院任教的姚述坤老师,这位 70 后的淡水养殖工程师,将与广大 “澎友” 一同深入探讨这个外来物种是如何在中国华丽转身,成为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三栖 “明星” 的奥秘。
一、小龙虾的历史溯源
小彭友好奇地问道:“我才知道小龙虾是外来生物? 能帮忙普及一下小龙虾的历史吗? ”
姚述坤老师耐心解答:小龙虾,其学名是克氏原螯虾,在动物分类学的体系中,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喇蛄科、原螯虾属。 它在淡水螯虾类里属于中小型个体,其原产地为北美洲,如今已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之所以被称为小龙虾,是因为其外形与地中海的大龙虾极为相似。 追溯其传播历程,在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率先从美国引进小龙虾,最初将其作为食物、宠物以及牛蛙的饲料,这也使得小龙虾在日本得以大面积繁衍和扩散。 而我国的小龙虾则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从日本引入,关于其引入的原因,虽说法不一,但更多的观点倾向于当时的日本商人将小龙虾作为宠物随身带入中国。 如今,小龙虾已遍布我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种群数量最为庞大,广泛栖息于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等各类水域,并且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型甲壳类水生动物之一,更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特种水产品。
二、小龙虾的食用安全问题
西山浪提出担忧:“都说吃小龙虾不干净,有寄生虫,吃着不健康,这是真的吗? ”
姚述坤老师解释道:这其实存在一定的误区。 实际上,小龙虾体内的寄生虫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具有显著的危害性。 淡水小龙虾与螃蟹、鱼类等其他水生动物类似,体内可能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两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涵盖微孢子虫、胶孢孑虫、四膜虫和离口虫等;可寄生的后生动物则包括吸虫、绦虫、线虫、新棘虫、累枝虫等。 这些寄生虫的存在与水环境密切相关。 不过,人工养殖的小龙虾对水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养殖前期都会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置,以杀灭这些病原体。 而且,这些寄生虫在经过高温烹煮后是可以被有效杀灭的,因此建议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煮熟,避免生鲜吃法。 当然,也存在个体差异,易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反应。 此外,小龙虾的虾脑(也就是常说的虾黄),实际上是小龙虾的肝脏,是可以食用的,但最好少量食用,就如同猪肝一样,对于尿酸偏高的人则不建议食用。 而小龙虾的腮是绝对不能吃的,因为这里是其过滤区域,像寄生虫和重金属等脏东西往往会聚集在此处。
三、小龙虾的清洗与食用禁忌
青儿问道:“小龙虾要怎么洗才干净? 有什么体质不能吃小龙虾吗? 小龙虾有与什么常见的食物相克不能同食吗? 谢谢! ”
姚述坤老师回应:像潜江稻田清水虾本身相对比较干净,只需用刷子仔细刷洗底板并清洗干净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敏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痛风的人不宜食用小龙虾,因为小龙虾属于高嘌呤食物。 同时,由于小龙虾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不建议和一些含有草酸和植酸较多的食物及水果一起食用。
刘刚询问:“虾线必须要去除吗? ”
姚述坤老师明确表示:所谓的虾线其实就是小龙虾的肠道,里面存在着分解或待分解的食物以及粪便,在食用时必须清除干净,以保证饮食卫生。
百道南太影问道:“您好! 请问小龙虾的头部怎么吃,那么大一坨,全扔了可惜。 ”
姚述坤老师解答:小龙虾头部主要集中了虾的胃、肝脏、心脏、生殖腺等内脏器官。 其中大家普遍认为最 “脏” 的地方是鳃部,有害物质大多集中在鳃和体表,所以食用时最好不要食用鳃以上的部位。 虾黄(肝脏)是可以食用的,但如果虾黄发黑,那就说明肝脏出现了病变坏死,这主要是由于池底恶化、进食腐败变质食物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食用。
澎友问道:“小龙虾头部内的黄色物质是什么? 能吃吗? ”
姚述坤老师再次强调:小龙虾头部内的黄色物质是其肝脏,大约占小龙虾体重的 5% 左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是可以食用的,但建议少食,尤其是尿酸偏高的人群更要谨慎食用。
四、小龙虾的养殖要点
你的名字问道:“小龙虾养殖复杂吗? 我们该储备哪些龙虾养殖的基础知识和一些观念,才能有效规避养殖风险? ”
姚树坤老师详细讲解:首先,我们必须深入了解龙虾的生理习性。 龙虾具有六大习性,分别是趋水性、夜行性、领域性、底栖性、掘洞性和靠脱壳生长。 只有掌握了这些习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管控和养殖管理。 例如,之所以要扎防逃网,是因为担心下雨或者水质不佳时龙虾会集体逃窜;在晚上投喂 70% 的饲料,这与龙虾的夜行性息息相关;全池泼洒则与它的领域性有关;经常改底解毒是考虑到其底栖性;及时回捕是针对它的打洞习性;栽草护草则是为了满足它脱壳的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水产养殖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小龙虾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龙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方法,包括如何杀虫、杀菌、改底、解毒、调水、补钙、下肥、内服、护草等一系列相关药品和技术的运用,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养殖时期和具体情况及时进行预防措施,确保水草鲜嫩、草场数量适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三十左右,从而让龙虾体质健壮、活力充沛。 这些都是养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细节功夫,也是每一位投身龙虾养殖的投资者必须储备的专业知识。
再者,我们要学会有机肥料的发酵技术与运用。 许多新手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在挖好塘后常常会长满一塘青苔,这不仅耗费人力、财力和时间,还会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应当学会利用现代生物制剂产品,将农家肥进行合理转化,使其变废为宝,并在合适的时机加以利用。
最后,野杂鱼堪称龙虾塘里的 “捣乱分子”,它们会影响底质、阻碍水草的呼吸以及抢夺龙虾的食物。 我们必须学会控制野杂鱼(包括泥鳅、黄鳝等),这些都是专吃虾苗的 “杀手”。 为此,我们要有完善的进水口过滤设施,同时还要树立每年清塘、消毒、晒塘的意识,这对于控制野杂鱼数量、培育优质水草、管理水质以及预防疾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澎湃新闻记者徐笛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