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莞揭帮扶结硕果(二):水里捞金! 南美白对虾年产值逾亿元(南美白对虾最新塘头价)

2025-02-23人已围观

莞揭帮扶结硕果(二):水里捞金! 南美白对虾年产值逾亿元

"《莞揭帮扶结硕果(二):水里捞金! 南美白对虾年产值逾亿元》

在揭阳市榕城区地都镇,那一片广袤的水域承载着当地养殖户们满满的希望,这里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达到了 1.8 万亩之多,凭借着这一产业的兴旺发展,其年产值更是突破了一亿多元,成为了地都镇经济发展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近日,东莞市黄江镇驻揭阳市地都镇帮扶工作队队长袁广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是感慨地讲述起了这里的发展故事。 自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启动以来,帮扶工作队便深知科技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积极行动,致力于以科技赋能地都镇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力求带领当地养殖户走出传统的、粗放式的 “鱼虾混养” 模式,迈向高产值、高效益的 “对虾纯养” 模式,开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南美白对虾养殖” 在地都镇的农业产业格局中,向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然是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当你走进地都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及产研基地,便能看到一幅别样的景象:白色的薄膜如同一片片轻柔的云朵,覆盖着数十亩的虾池,为虾池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独立且适宜的小环境。 棚内的温度比棚外要高出 4°C 左右,这样的温度差异,恰恰为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揭阳市润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云忠,站在虾池边,轻轻捞起一只晶莹剔透、活蹦乱跳的小虾,自豪地介绍道:“咱们这儿呀,现在都是采用‘对虾纯养’的模式呢,从投放虾苗开始,到这些虾苗成长为成虾上市,总共只需要三个半月的时间哦。 您瞧,再过两个月,这批品质优良的虾就会被运往整个粤东地区,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啦。 ”

然而,“在地都镇,像润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样完全采用‘对虾纯养’模式的企业其实并不多,更为常见的还是传统的‘鱼虾混养’模式呀。 ” 袁广辉队长回忆起 2021 年刚来到地都镇时的情景,那时候,他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发现地都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道道关卡,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说,虾苗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虾苗本身的品质不佳,导致成活率比较低,这让养殖户们一开始就面临着不小的损失风险;而且呀,这里的水质状况也不太稳定,咸淡变化无常,水中还夹杂着不少杂质,病菌滋生频繁,这无疑使得高产的风险系数大大增加了,养殖户们总是提心吊胆,担心一场突如其来的水质变化就会让自己的辛苦付诸东流;再加上在饲料以及动保产品的使用方面,养殖户们缺乏科学的指导,常常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不仅成本居高不下,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养殖户们由于害怕养殖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往往急于将还未完全长大的小虾出售,结果只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收益大打折扣。

“养殖效益,那可是当前地都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能否实现提升的关键所在呀。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如果平均每亩能够增产 100 斤的话,按照咱们现有的 1.8 万亩养殖面积来计算,年总产量就能增加 180 多万斤呢,按照市场价格估算,这可就相当于增加收入 1800 万元以上呀,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呢。 ” 袁广辉队长深知提升效益的重要性,也一直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四处奔走。

为了帮助养殖户们攻克这些难题,帮扶工作队可谓是煞费苦心,经过多方的联系与沟通,终于邀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科技特派团队来到现场,为养殖户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这个科技特派团队带来了许多现代化的、先进的养殖理念,从虾苗的选定环节开始,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帮助养殖户们甄别优质虾苗,从源头上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在虾池建设方面,他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水质特点等因素,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设建议,确保虾池能够为南美白对虾提供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还有投喂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团队详细地向养殖户们讲解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所需的营养成分以及投喂量、投喂频率等要点,让每一粒饲料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通过在这些方面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和指导,大大提升了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实实在在地帮助虾农们实现了扩产增效,也为整个产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黄云忠经营的养殖基地,就是地都镇首个采用大棚养殖技术养殖南美对白虾的示范典型呀,这个养殖基地占地面积有 60 多亩,为了打造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已经投入了 100 多万元的资金呢。 黄云忠笑着说道:“依靠科技的力量呀,这白对虾养殖可算是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了。 以前的时候,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一年也就只能养一茬虾,产量和收益都很有限。 而现在采用大棚养殖技术之后,一年可以养两三茬呢,这产量也是蹭蹭往上涨呀,亩产由原来的 800 多斤提高到了现在的 2000 多斤,而且对虾的质量也变得更好了,在市场上自然就能卖上更高的价钱了。 看到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我们接下来打算继续加大投入,准备把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至 120 亩,争取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咱们自己的特色来呢。 ”

帮扶工作队还有一个更为长远且意义重大的目标,那就是要把地都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打造成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养殖示范基地,让这里成为周边养殖户们学习借鉴的榜样,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共同发展。

据袁广辉队长介绍,华南师范大学的科技特派团队在来到地都镇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先是进行了大量前期的调研走访工作,深入到各个养殖场,与养殖户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实际情况,收集各种数据和问题。 经过一番扎实的调研之后,他们精心撰写并提交了一份详尽的产业提升报告。 镇委镇政府在收到这份报告后,高度重视,立刻与帮扶工作队一起,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深入的研讨和分析,最终决定将白对虾产研基地作为产业振兴的帮扶项目重点打造。

这个项目预计投入帮扶资金 200 万元,规划占地 3 亩,将会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综合性基地,主要涵盖科普教育宣传中心、养殖检测中心、养殖模式示范中心这三个重要部分。 科普教育宣传中心将会成为传播养殖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培训讲座、展示养殖成果等方式,让更多的养殖户以及相关从业者能够学习到科学的养殖理念和方法;养殖检测中心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实时监测水质、虾苗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为养殖户们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帮助他们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养殖模式示范中心则会展示各种先进的、经过实践验证的养殖模式,让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模式的优势和操作要点,便于借鉴和应用。

目前,该项目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计划于今年 12 月正式动工建设,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预计明年 6 月份就可以竣工并投入使用了。 届时,这个产研基地必将有力地推动地都镇对虾养殖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蓬勃发展,为地都镇的水产养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整个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让地都镇的南美白对虾产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文、图 | 记者 文聪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

校对 | 朱艾婷"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