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厄瓜多尔白虾或痛失中国市场? 南美虾池正遭受疫情重创(厄瓜多尔白虾24887)

2025-02-23人已围观

厄瓜多尔白虾或痛失中国市场? 南美虾池正遭受疫情重创

"《厄瓜多尔白虾:中国市场之变与本土产业的疫情挑战》

在全球疫情的风云变幻中,厄瓜多尔白虾产业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其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以及在本土面临的困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深思。

一、中国市场的波澜

进入 7 月,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国多地进口的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相继检出新冠病毒,这一消息瞬间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 在三文鱼事件之后,消费者们的餐桌选择或许又将迎来一次变动,可能会暂时告别这一近年来备受青睐的外国海产。

据中国海关总署披露,大连海关和厦门海关先后在 7 月 3 日从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样本以及多个外包装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祸不单行,7 月 14 日,重庆沙坪坝区一物流园冷库内的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外包装也检测出病毒。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海关迅速做出决定,暂停所涉三家厄瓜多尔企业在华注册资格,并停止进口其产品,以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厄瓜多尔生产和对外贸易部长伊万?翁塔内达急忙出面强调:“这不是对该产品的制裁,不是对厄瓜多尔虾的制裁,也不是对这个国家的制裁”,并坚称 “虾产品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进一步表明态度,7 月 13 日,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亲自前往 Santa Priscila 对虾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仔细检查厄瓜多尔对虾是否符合本国和国际卫生安全标准。 而这家工厂正是被中国暂停进口的企业之一 Industrial Pesquera Santa Priscila S.A(注册编号 24887)。

回首往昔,厄瓜多尔白虾在中国市场曾有着辉煌的发展历程。 作为厄瓜多尔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在 2017 年底宣布对厄瓜多尔白虾降低关税,犹如为其打开了一扇通往繁荣的大门,这一品类的对华出口量显著攀升。 目前,中国已然成为厄瓜多尔白虾的最大出口市场,2019 年对华出口额更是超过了 20 亿美元,成绩斐然。 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协会(CNA)的数据清晰地显示,2020 年 1 - 3 月,中国稳坐厄瓜多尔对虾第一大出口目的国的宝座,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 59.4%,达到 5.1 亿美元。 据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协会主席坎波萨诺介绍,厄瓜多尔全国 5 个沿海省份星罗棋布地分布着 3900 个白虾养殖场,养殖面积广袤,达 1.85 万公顷。 在全国 45 个白虾加工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与中国有着紧密的业务往来,部分企业甚至将 90% 的产品都销往中国,中国市场对于厄瓜多尔白虾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界面新闻通过查询企业网站发现,被暂停许可的三家厄瓜多尔虾生产商中,有两家格外重视中国市场,在提供西班牙语和英语选项之外,还单独设立了中文界面选项,这一细节足以体现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深度耕耘和高度期待。 荷兰合作银行海鲜分析师戈尔詹?尼科利克(Gorjan Nikolik)指出,厄瓜多尔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虾出口国,其约 70% 的产品都远销中国。 而且,检测出病毒的产品很可能在集装箱里历经了至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才抵达中国,这漫长的运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病毒的 “藏身之所”。

厄瓜多尔白虾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其独特的养殖技术功不可没。 厄瓜多尔白虾采用低密度养殖技术,养殖业者通常郑重承诺不使用药物和抗生素,这种绿色、健康的养殖模式生产出的虾壳干净整洁,对于习惯购买带头带壳海鲜的中国消费者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与之相比,印度在对虾加工方面独具专长,其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市场,与厄瓜多尔白虾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态势各有千秋。

二、本土产业的困境

然而,在全球疫情的肆虐下,厄瓜多尔本地的虾产业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船只。 厄瓜多尔渔业资源丰富多样,近海鱼类资源琳琅满目,剑鱼、沙丁鱼、金枪鱼和海生大虾等应有尽有。 其中,厄瓜多尔金枪鱼的捕捞量更是占据了世界总捕捞量的 32.9%,位居世界第一,这无疑是其渔业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 该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水质,为池虾养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而享有 “南美虾池” 的美誉,沿海省份处处可见池虾养殖场,其中 70% 集中在瓜亚基尔(Guayaquil)海湾。

近年来,虾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功超越香蕉,成为厄瓜多尔仅次于原油出口的第二大出口业务,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瓜亚基尔作为厄瓜多尔的工业中心和主要外贸港口,人口密集,达 330 万之多。 但也正是因为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和人员往来的频繁性,瓜亚基尔及周边地区不幸沦为该国疫情的 “震中”。

首先,当地较为富裕的居民在上半年频繁进行国际旅行,大大增加了接触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虾生产商为了拓展业务,也不断与外国买家密切接触,这无疑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自 2 月 29 日出现首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后,厄瓜多尔的疫情形势急转直下,一度在 4 月成为拉丁美洲疫情的焦点。 截至北京时间 7 月 15 日,拥有 1700 多万人口的厄瓜多尔累计确诊 69570 例新冠患者,其中超 5000 人不幸死亡,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整个社会的伤痛。

在 3 月 16 日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后,厄瓜多尔的紧急状态不断延长,目前总统莫雷诺已无奈宣布维持紧急状态至 8 月中旬。 受宵禁和旷工等因素的影响,厄瓜多尔许多虾生产商在疫情期间只能艰难维持部分产能,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不过,该国水产养殖协会主席坎波萨诺表示,疫情期间,厄白虾加工厂没有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报告,这也算是在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当前,厄白虾加工车间已经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安全检验标准,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努力寻求新的生机。

厄瓜多尔生产和对外贸易副部长拉加德在接受 Ecuador TV 电视台采访时坚定地称,该国政府满怀希望地期待尽快解决对华供应虾的问题。 “我们向中国政府表示愿意解决对海关所掌握信息的疑虑,并核查严格遵守所有生物安全协议的情况。 ”

一个月前北京新发地市场检测出病毒后,卫生专家们纷纷指出,海鲜的外包装在诸多环节上都存在被污染的风险,比如在漫长的运输途中、在产品的原产地等。 因此,对于通过冷链运输进入国内的海鲜产品,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将其烹饪熟透后再食用,而避免生食,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总之,厄瓜多尔白虾产业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在中国市场,其能否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恢复往日的辉煌,取决于其能否有效解决产品安全问题;而在本土,如何在疫情的冲击下恢复产业活力,保障从业者的生计,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未来,厄瓜多尔白虾产业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拭目以待,看其能否在逆境中成功突围,续写新的篇章。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