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莞揭帮扶结硕果(二):水里捞金! 南美白对虾年产值逾亿元(南美白对虾的产量)
2025-03-07人已围观
莞揭帮扶结硕果(二):水里捞金! 南美白对虾年产值逾亿元
"莞揭帮扶结硕果(二):水里捞金! 南美白对虾年产值逾亿元
在揭阳市榕城区地都镇,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水产养殖景象正蓬勃展开。 这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颇为可观,养殖面积达到了 1.8 万亩,凭借着这一产业,地都镇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了一亿多元,已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近日,东莞市黄江镇驻揭阳市地都镇帮扶工作队队长袁广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自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启动以来,帮扶工作队便积极探寻助力地都镇发展的良策,尤其聚焦于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引领当地养殖户告别粗放式的 “鱼虾混养” 模式,逐步迈向高产值的 “对虾纯养” 模式,为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立足优势,借势发展
“南美白对虾养殖” 向来是地都镇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当地的乡村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莞市黄江镇、东莞市公安局组团对口帮扶揭阳市地都镇,两地携手,共同为地都镇的发展添砖加瓦。
近年来,地都镇充分立足自身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比如优良的水域条件、适宜的气候环境等,同时紧紧借助东莞驻镇帮镇扶村所带来的强大力量,加快推进建设培育一批 “百千万工程” 示范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地都镇成功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了从过去单纯依靠 “外部输血” 到如今能够自主 “自我造血” 的华丽转变,让乡村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养殖现状与面临问题
记者走进地都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及产研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片白色的薄膜,它们如同巨大的保护伞,覆盖着数十亩的虾池。 棚内的温度相较于棚外,要高出 4°C 左右,这样相对温暖且稳定的环境,为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揭阳市润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云忠,从虾池中熟练地捞起一只晶莹剔透、活蹦乱跳的小虾,满脸自豪地介绍说:“我们这里现在都是采用‘对虾纯养’的模式呢,从投放虾苗开始,到成虾可以上市销售,整个过程总共需要三个半月的时间。 您看,再过两个月呀,这批优质的虾就会被运往整个粤东地区,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啦。 ”
然而,“在地都镇,像润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样完全采用‘对虾纯养’模式的企业并不多,更为常见的还是传统的‘鱼虾混养’模式。 ” 袁广辉在 2021 年来到地都镇后,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研,敏锐地察觉到地都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虾苗质量参差不齐,优质虾苗的占比较低,这直接导致了虾苗的成活率不高,养殖户们常常为此感到头疼不已;而且,当地水质的咸淡情况不够稳定,水中存在着较多的杂质,病菌也容易滋生,这无疑给高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养殖户们时刻都在担忧着病害侵袭可能导致的损失;再者,在饲料和动保产品的使用方面,养殖户们缺乏科学的指导,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不仅使得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实际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另外,由于养殖户们害怕养殖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往往急于将还未完全长大的小虾出售,这就导致了销售价格过低,收益大打折扣等问题。
“养殖效益可以说是当前地都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能否实现提升的关键所在呀,如果能够实现平均每亩增产 100 斤,那么年总产量就可以增加 180 多万斤,按照市场价格来算,这可就相当于增加收入 1800 万元以上呢,所以提升效益迫在眉睫啊。 ” 袁广辉忧心忡忡地说道,也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养殖户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
科技赋能,助力增效
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现状,帮扶工作队积极行动,经过多方沟通联系,成功邀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科技特派团队来到现场,为养殖户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指导。 这个科技特派团队带来了许多现代化的、先进的养殖理念,他们深入到养殖的各个环节,在虾苗选定、虾池建设、投喂技术等多个关键方面,与养殖户们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并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
在他们的帮助下,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养殖户们也逐渐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实现了扩产增效,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
黄云忠经营的养殖基地就是地都镇首个采用大棚养殖技术养殖南美对白虾的成功案例,这个基地占地面积达到了 60 多亩,为了打造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基地,黄云忠已经投入了 100 多万元。 谈及此处,他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说道:“依靠科技的力量呀,白对虾养殖终于改变了以往那种传统‘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了。 以前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一年顶多也就只能养一茬虾,而现在采用大棚养殖技术之后,一年可以养两三茬呢。 不仅如此,亩产也从原来的 800 多斤提高到了现在的 2000 多斤,而且虾的质量也变得更好了,在市场上卖的价钱自然也就更高了。 接下来呀,我们还打算继续加大投入,准备把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至 120 亩,争取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来呢。 ”
打造示范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帮扶工作队还有一个更为长远且意义重大的目标 —— 那就是要把地都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打造成一个具有标杆性的养殖示范基地,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的水产养殖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进而促进地都镇水产养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袁广辉介绍,华南师范大学的科技特派团队在前期做了大量扎实的调研走访工作,在此基础上,精心提交了一份详尽的产业提升报告。 镇委镇政府、帮扶工作队在认真研究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之后,决定将白对虾产研基地作为产业振兴的重点帮扶项目,为这个项目投入帮扶资金 200 万元,规划占地面积为 3 亩,整个基地将涵盖科普教育宣传中心、养殖检测中心、养殖模式示范中心这三个重要部分。
目前,该项目已经有了明确的建设时间表,计划于今年 12 月正式动工建设,预计明年 6 月份就可以竣工并投入使用了。 届时,这个功能完备的产研基地必将有力地推动地都镇对虾养殖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地都镇水产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地都镇的 “水里捞金” 之路越走越宽广。
文、图 | 记者 文聪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
校对 | 朱艾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