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特种养殖」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有哪些? 竟多达6属29个品种(中国对虾养殖技术)
2025-03-19人已围观
「特种养殖」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有哪些? 竟多达6属29个品种
"《“特种养殖” 之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品种全解析》
在全球水产养殖的舞台上,我国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水产养殖大国,全球平均每 10 条养殖鱼类中,至少有 6 条来自于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 多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养殖产量始终稳稳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而且,水产养殖种类如同繁星般日益丰富,这其中既有漂洋过海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也有从本土虾类资源宝库中精心开发出来的特色品种。 令人惊叹的是,仅仅我国的对虾养殖品种就涵盖了 6 个属,总共多达 29 个品种,犹如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虾类家族,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熠熠生辉。
我国主要的食用虾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而其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则集中在对虾、沼虾、龙虾等品类上。 具体来看,对虾类包括毛虾、对虾、新对虾、鹰爪虾等;真虾类涵盖长额虾、褐虾、长臂虾、沼虾等;龙虾类包含龙虾、扇虾、扁虾等;鳌虾类则有鳌龙虾、海鳌虾、鳌虾、拟鳌虾等。 在这些虾类中,对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它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成为备受青睐的美食佳肴。 据 2016 年 FAO 的统计数据显示,对虾已然成为按价值统计的最大单一水产商品,尽管其产量在整个水产品中所占份额相对不高,仅为 6%,但其产值却十分巨大,这主要归功于对虾自身所具有的高昂市场价值,每一只对虾都仿佛是水产市场中的一颗 “明珠”,散发着诱人的经济魅力。
在生物学的精细分类体系中,对虾的分类地位处于十足目 - 游泳亚目 - 对虾科,而对虾科又进一步细分为对虾属、新对虾属、鹰爪虾属、赤虾属等四个各具特色的类群。 这些对虾不仅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味道鲜美,肉质鲜嫩多汁,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白灼,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成为水产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我国主要的对虾养殖种类及其市场价格情况。
一、斑节对虾 —— 海产虾中的 “贵族”
斑节对虾,作为我国三大养殖虾类之一,更是其中规格最大的虾类 “巨无霸”。 它的体型颇为可观,一般体长在 22 - 32 ㎝之间,体重可达 380 - 220g,宛如虾类中的 “贵族”,以其单价高、肉味美而闻名遐迩,是一种名贵的海产虾。 这种虾还拥有一个令人称奇的优点,那就是抗干露能力极强,即便长时间离开水,也依然能够顽强存活,这一特性使得它能够以鲜活的状态上市销售,极大地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为养殖户和商家都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斑节对虾具有独特的潜沙习性,这是它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 因此,在人工养殖时,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其这一生态习性,无论是室内的水泥养殖池,还是室外的土池,都需要在底部铺上一层细腻的沙子,为它们提供一个可以隐藏栖息的舒适环境。 否则,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无法正常脱壳和生长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养殖效益。
从养殖环境的要求来看,斑节对虾的适温范围为 14 - 34℃,其中最适宜的水温在 25 - 30℃之间,就像人类生活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会感到舒适一样,斑节对虾在这个水温区间内也能茁壮成长。 而在盐度方面,12 左右的盐度较为合适,并且有趣的是,越接近 10 的盐度,其生长速度越快,仿佛找到了自己生长的 “快车道”。 在养殖周期上,虾苗在池塘中经过大约 3 个月的精心培育,体长就能够达到 13 - 14 厘米,体重也能增长到 25 克左右,此时便可以上市销售。 其上市规格通常为 20 - 30 头 / 斤,一般情况下,每亩池塘的单产可达 400 斤左右,如果养殖条件良好,管理得当,一年还可以养殖两造,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众多养殖户眼中的 “香饽饽”。
二、中国明对虾 —— 本土虾的辉煌与困境
中国明对虾,这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我国本土的虾类,又称东方对虾、中国对虾,它承载着我国对虾养殖的一段辉煌历史。 在南美白对虾尚未引进我国之前,中国明对虾在我国的对虾养殖领域可谓是独占鳌头,一统天下,是我国对虾养殖业的主力军,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后来,大规模病毒的爆发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无情地席卷了中国明对虾产业,使其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这场灾难不仅对养殖产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导致养殖户们损失惨重,甚至对野生种群资源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使得中国明对虾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即便到了现在,困扰中国明对虾的桃拉病毒、白斑病等病害问题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这些病害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养殖户们往往只能无奈地面对颗粒无收的残酷现实。
由于养殖难度极大,病害频发,目前,国外引进的南美白对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中国明对虾的养殖地位,中国明对虾的养殖规模和产量都大幅下降。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明对虾曾经的辉煌,它是我国水产养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能够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让中国明对虾重新焕发生机,续写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三、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 高产优质的养殖宠儿
南美白对虾,其学名为凡纳滨对虾,是一种高产且品质优良的虾类,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外观颇具特点,壳薄体肥,仿佛一位身着轻薄铠甲的 “勇士”,肉质鲜美,出肉率高,每一只虾都蕴含着丰富的虾肉,让消费者们品尝到满满的美味。 因此,它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市场上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广阔的销售前景。
在养殖特性方面,南美白对虾具有众多优势,这也是它能够迅速成为我国最重要养殖对虾的关键原因。 它个体大、生长快、规格匀,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且茁壮成长。 特别是在中国对虾受到病害侵扰而陷入困境的 1992 年之后,南美白对虾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成为了我国对虾养殖的新宠。 而且,南美白对虾适应盐度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一特性使其成为了 “海虾淡养” 的首选对象,极大地拓展了养殖区域和养殖模式,为养殖户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养殖前景一片光明。
不过,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逐渐增加,南美白对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目前,由于养殖密度过高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病害也变得日趋严重,这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 养殖户们在享受南美白对虾高产带来的喜悦时,也不得不时刻警惕病害的侵袭,加强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措施,以确保养殖效益的稳定。
南美白对虾在南方地区主要以高位池精养模式为主,这种养殖模式犹如一座现代化的 “虾工厂”。 高位池通常采用薄膜铺底,有的还会添加沙底,但需要定期进行清整,以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其具有中央排污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水质,就像为南美白对虾打造了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空间。 同时,配备强力增氧设备,使水中的溶氧量保持在 6 - 8mg/L 的较高水平,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对氧气的需求。 养殖户们还非常重视水体消毒与环境调节,为南美白对虾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在苗种选择上,通常会使用 SPF 苗种,以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
一般来说,普通池塘虾苗放养量为 1.5 - 2.0 万尾 / 亩,而高位池由于水深增加、具备完善的排污和增氧系统,放苗量一般可达 10 万尾 / 亩,甚至在一些条件优越的养殖场,最高放苗量能够达到惊人的 40 万尾 / 亩,充分发挥了高位池的养殖潜力,实现了高产高效的养殖目标。
例如,广东湛江徐闻某养殖场,其养殖面积为 78 亩,划分为 12 个大池,增氧机配置达到 2 台 / 亩,放苗量为 7 - 12 万尾 / 亩。 经过 116 - 151 天的精心养殖,最终收获时,亩产量达到 2771.8kg(最高为 3560.6 斤 / 亩),总产值高达 379.8 万元,这一惊人的产量和产值充分展示了高位池精养模式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也让更多的养殖户看到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希望和前景。
在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则以工厂化养殖为主,这种养殖模式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和科学的管理,也实现了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南方的高位池精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南北格局对比,共同推动着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四、日本囊对虾 —— 耐受力强的美味虾种
日本囊对虾,俗称车虾、竹节虾、斑节虾,其自然种群主要分布在日本、台湾海峡以及北部湾等海域,犹如一位来自海洋深处的神秘 “访客”。 日本囊对虾上市规格相对较小,一般在 8 ㎝左右,但它却以销售价格较高而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凭借着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我国近年来日本囊对虾的产量基本维持在 5 万吨左右,其中 2016 年的产量为 55885 吨,在我国的对虾养殖产业中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日本囊对虾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堪称虾类中的 “生存强者”。 它既耐高温,又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是少数几种能够在较低温度环境下生存的对虾之一,就像一位不畏严寒酷暑的 “勇士”,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中都能顽强生存。 在盐度方面,日本囊对虾属于广盐性虾类,但相较于中国明对虾,其适盐范围相对较窄,为 15 - 34,不过这并不影响它在适宜的盐度环境中茁壮成长。 而且,日本囊对虾耐干能力强,这一特性使其非常适宜进行活运,能够以鲜活的状态出现在市场上,满足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追求,从而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价值。
在食性与栖息习性上,日本囊对虾在天然环境中主要以底栖小动物为食,它们在海底世界中穿梭觅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美食。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蓝蛤、寻氏肌蛤、贻贝、蛤仔、鱼虾肉等都是它喜爱的优良饲料,即使仅投喂配合饲料,日本囊对虾也能够生长得很好,不过其营养需求与中国明对虾基本相似,但更偏动物食性,对蛋白质的含量要求更高,一般需要在 42% - 45%左右,这就像是为它量身定制的营养配方,保证了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日本囊对虾具有较强的潜砂习性,从体长 9mm 开始,它们就会潜入沙中,并且随着生长逐渐形成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仿佛一群神秘的 “夜行者”。 白天,它们静静地潜伏在沙中,躲避着外界的干扰;黄昏后,便纷纷出砂活动,寻找食物和伴侣,这种独特的生活习性也为人工养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乐趣。
在养殖模式上,日本囊对虾主要有工厂化养殖和生态(池塘)养殖两种模式。 工厂化养殖时,虾池进水 1m 深,虾苗放养密度一般为 100 尾 /m2,饲料蛋白含量为 60%,日换水量高达 300% - 400%,饲料转换率(FCR)为 17:1 - 20:1(湿重),通过精心的环境控制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养殖产量可达 3.5kg/㎡,实现了高效的集约化养殖。
生态(池塘)养殖模式则注重培养饵料生物,为日本囊对虾提供天然的饵料,同时少量补充人工投喂。 这种模式下放养量相对较少,一般为 3000 - 5000 尾 / 亩,产量通常为 15 - 60 千克 / 亩。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会提早培养饵料生物,例如在秋季进行肥水,移植和培养钩虾等生物饵料(3 - 5kg / 亩),增加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为日本囊对虾的生长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 后期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投喂蓝蛤等饵料,以满足日本囊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实现生态、高效的养殖目标。
我国的对虾养殖品种丰富多样,每一种对虾都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养殖要求和市场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繁荣的对虾养殖产业。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的变化,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病害防治、环境保护等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创新,探索更加科学、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实现对虾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这些美味的对虾继续在人们的餐桌上绽放光彩,同时也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我国对虾的养殖品种,您有什么独特的看法或养殖经验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共同推动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转发收藏哦! 水产养殖 三农
我是牧海,专注于水产养殖信息的研究与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牧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