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茶话谈:论冬棚南美白对虾如何做到科学喂料(南美白对虾喂料方法)
2025-03-29人已围观
茶话谈:论冬棚南美白对虾如何做到科学喂料
"《冬棚南美白对虾科学喂料秘籍全解析》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环节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与效益。 前些日子走访客户时,听闻经销商反馈有客户出现了喂料 3000 斤却仅收获 1000 斤虾的情况,料比高达 3:1,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饲料投喂绝非简单的喂食行为,而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一套科学精准的投喂策略,堪称降低成本、提升养殖效益的核心法宝。 在投喂饲料时,我们必须充分考量对虾的大小、数量、健康水平、蜕壳情况以及天气、水质等诸多因素,通过综合权衡,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案。
一、投饵量的精细规划(暂仅供冬棚虾参考)
开喂与首餐的关键抉择
放苗后的次日清晨,便是开启对虾投喂之旅的重要时刻。 此时,首餐投喂量应依据水体的肥瘦程度进行灵活调整,大致为 20 - 30 克 / 万苗,且每天投喂 3 餐,并以每天递增 10% 的速度稳步推进。 这一策略对于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成数,加速其生长速度,进而降低养殖初期的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放苗后的最初一周虾仔期,选择合适的开口料尤为关键。 营养丰富、适口性佳且悬浮性良好的开口料,犹如为虾苗提供了成长的 “黄金钥匙”。 丰年虫便是苗期的上佳之选,它具有出色的诱食性,营养成分高且易于吸收,二次污染的概率极低,能够有力地提升虾苗的成活率,增强其体质,为后续的健康生长筑牢根基。
苗期到转料阶段的平稳过渡
当放苗到第 5 - 7 日时,便可开启 0 号料的投喂征程。 每餐投喂量约在 30 - 45 克(6 - 9 两)/ 万苗,并且每两天以 20% 的幅度递增,如此循序渐进,直至 20 日时,日投喂量将达到 100 - 135 克(2 - 2.7 斤)/ 万苗左右。 在这一阶段,饲料的转换也悄然进行,从 0 号料逐步向 1 号料过渡,但需注意的是,转料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应遵循对虾的生长节奏,确保其能够顺利适应饲料的变化,避免因转料不当引发的各种问题。
上升期的稳健加料策略
第 21 日至 30 日,是绝大多数冬棚虾茁壮成长的上升期。 在这个关键阶段,加料需保持稳健的步伐,待对虾顺利完成转肝这一重要生理过程后,方可适当加快加料速度。 通常情况下,每天的加料量控制在 20 - 30 克(4 - 6 两)/ 万苗即可。 同时,密切结合料台所反映的对虾摄食情况来精准决定投喂量,这一时期,还可适时拌入一些有助于对虾转肝的套餐,如黑水虻虫浆,为对虾的肝脏健康发育保驾护航。
加、减料的智慧原则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天投料 2 - 3 次,而加、减料的操作则需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其一为 “快减慢加”,即当需要减少投喂量时,应迅速果断地进行调整,以避免饲料的浪费和水质的恶化;而在增加投喂量时,则需谨慎稳健,逐步递增,防止因加料过快导致对虾消化不良或水质突变。 其二是 “台阶式或结合倾斜向上的波浪式增加”,这意味着投喂量并非一味地直线上升,而是根据对虾的生长状况、天气变化、水质条件等因素,呈现出一种有起伏、有节奏的增加模式,确保投喂量始终与对虾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既满足其生长所需,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负担。
二、投喂方法的精准掌控与吃料时间的有效验证
清除杂质,营造纯净摄食环境
池内若存在野杂鱼、杂虾、螺丝等生物,它们将会与南美白对虾激烈争夺饵料资源,甚至会对脆弱的白对虾进行残食,严重威胁对虾的生存与生长。 因此,在养殖前期,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些杂质清除干净。 在进水过程中,应加装过滤网袋,如同为池塘设置一道坚固的防线,防止野杂鱼类随水流潜入池中。 放苗前,可选用茶麸或者低毒清塘剂进行清塘作业,彻底杀灭池中杂鱼、杂虾,为对虾创造一个纯净、安全的生存空间。 倘若池塘中有人为配养鱼,为避免其与对虾争食,一定要为料罾加上罾盖,确保对虾能够顺利摄取饲料,不受干扰。
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喂料场所
投饵场所的选择应紧密贴合对虾的摄食习性。 在仔虾时期,对虾多在池边浅水区域活动,此时,池周 0.3 - 0.5 米深处便是理想的投饵区,这里水流相对平缓,饵料易于被对虾发现和摄取。 随着对虾的不断生长,它们逐渐向深水区迁移,到了中期,0.5 - 1.0 米深处则成为更为适宜的投饵区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忌在中心沟等深水处投饵,因为这些区域水深超过 2 米,氧气含量相对不足,不利于对虾的正常摄食和生长,甚至可能导致对虾因缺氧而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科学布局,合理设置观料台
饲料观察台,又称料台、料罾,是我们洞察对虾摄食情况和生长态势的重要窗口。 一般而言,料台应设置在距离池塘堤坝 1.5 - 3 米的位置,这样既能方便我们日常观察操作,又能确保对虾在相对自然的状态下摄食。 同时,料台与增氧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增氧机产生的水流对对虾的摄食行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我们对全池对虾摄食情况的误判。 只有通过合理设置料台,我们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对虾摄食信息,为科学投喂提供有力依据。
严谨细致,检查料台精准判断
每次投喂饲料时,我们需在料台里放置约投料总量 0.5 - 1%(具体比例可根据个人的观察习惯进行微调)的饲料量,然后在投料后的 1 - 2 小时内,仔细观察料台里对虾的摄食情况。 若料台里有超过 1/4 的饲料剩余,这表明投喂量过大,应适当减少投料量,避免饲料的浪费和水质的污染;若剩余饲料少于 1/4,且对虾消化道中有 80% 以上充满饲料,这说明投喂量较为合适,对虾能够正常摄取所需营养;若无剩余饲料,但对虾消化道中的饲料量有所减少,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投料量,以满足对虾的生长需求。 此外,南美白对虾具有贪食的天性,暴食过后往往会出现厌食现象,因此我们在观察料台时,需格外留意对虾的摄食行为和消化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策略,确保对虾健康生长。
深入探究,验证吃料速度真伪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出现吃料速度与水质和对虾实际表现不相符的异常情况,我们应保持警惕,通过捞料动作来深入检查对虾的吃料状况,尤其是在混养有罗氏虾的池塘中,更需谨慎对待。 这一操作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如饲料是否变质、对虾是否受到疾病或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保障对虾的正常摄食和生长。
三、投喂原则的严格遵循
合理投饵应始终坚守以下原则:
品质至上,拒绝劣质饵料:腐败变质、质量低劣的饵料绝不能投喂给对虾。 这类饵料不仅无法为对虾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反而会对对虾的消化系统造成严重负担,导致对虾肝萎缩、白便、肠炎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同时还会污染养殖水体,引发水质恶化,进一步增加养殖风险,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少食多餐,均匀撒投:坚持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并确保饲料均匀撒投在池塘中。 这样既能满足对虾持续的营养需求,又能避免因一次性投喂过多导致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通过均匀撒投,让每一只对虾都能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摄取到足够的食物,促进对虾群体的均匀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以空胃率为导向,精准投喂:投饵 1.5 小时后,若观察到对虾的空胃率超过 30%,则表明对虾尚未摄取足够的食物,此时应适当增加投喂量,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反之,若空胃率低于 30%,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防止饲料过剩。 通过密切关注空胃率这一关键指标,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对虾的摄食情况,实现科学投喂。
顺应水温变化,灵活调整投喂量:水温是影响对虾摄食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水温低于 15℃或者高于 32℃时,对虾的生理机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摄食欲望明显下降。 此时,我们应相应减少投喂量,避免饲料的浪费和对水质的不良影响。 只有根据水温的变化灵活调整投喂策略,才能确保对虾在不同水温环境下都能获得适宜的营养供给,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把握天气变化,适时增减投喂: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的天气条件下,对虾的摄食积极性较高,此时可适当增加投喂量,满足其生长所需的能量;而在大风暴雨(7 级以上)、寒流侵袭(降温 5℃以上)等恶劣天气时,对虾会受到较大的应激影响,摄食能力减弱,此时应少喂或暂时停止投喂,待天气好转后再恢复正常投喂。 这样既能避免饲料的浪费,又能防止因对虾摄食不畅导致的健康问题,确保养殖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关注蜕壳周期,合理调整投喂:对虾在大量脱壳的当日,身体较为虚弱,摄食能力下降,此时应减少投喂量,避免过多的饲料残留在池塘中,影响水质;而在脱壳 1 天后,对虾的身体逐渐恢复,摄食欲望增强,此时则应适当增加投喂量,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其快速生长和硬壳。 通过紧密结合对虾的蜕壳周期进行投喂调整,能够更好地满足对虾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依据竞食生物情况,优化投喂策略:池内若存在较多的竞食生物(如脊尾白虾等俗语所说的杂质生物),它们会与对虾争夺饵料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对虾能够摄取到足够的食物,应适当增加投喂量,以满足对虾的生长需求,同时也可避免因竞食生物过多导致对虾生长受阻。
针对对虾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投喂:当对虾生病或出现暗浮头时,其摄食能力和消化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此时应减少投喂量,避免加重对虾的身体负担;而在浮头死虾等严重情况下,应立即暂停投喂,全力解决水质和对虾健康问题,待对虾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恢复投喂。 通过根据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投喂量,能够为对虾的康复和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降低养殖损失。
以水质为基准,动态调整投喂:水质良好是对虾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在水质优良的情况下,对虾的摄食积极性高,此时可适当增加投喂量;而当水质变劣时,如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溶氧不足等,对虾的摄食能力会受到抑制,此时应减少投喂量,并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确保对虾在适宜的水质环境中摄食和生长。
四、优质饲料的明智选择(关键所在)
优质的饲料无疑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基石。 对虾若食用劣质饲料,不仅难以实现有效的消化与吸收,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肝萎缩、白便、肠炎等,同时,劣质饲料在水中的分解会导致水体污染,进一步恶化养殖环境,极大地增加了养殖风险。 黑水虻发酵虫浆作为一种优良的发酵昆虫蛋白饲料,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优势,非常适合对虾的生长需求。
卓越的营养价值:其原料达到全鱼粉级标准,富含 DHA、EPA 以及 ω-3 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成分是对虾肝肠和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的关键物质。 通过投喂黑水虻发酵虫浆,能够为对虾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应激能力,为养殖成功奠定坚实的营养基础。
出色的诱食性能:黑水虻发酵虫浆具有强大的诱食性,且不受天气与温度的影响。 即使在水温低至 15° 的环境下,大虾依然会积极摄食,这一特性确保了对虾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食欲和摄食积极性,避免因水温变化导致的摄食减少问题,从而保障对虾的正常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先进的工艺利用:采用超微粉碎浓浆工艺,使其颗粒性良好,不易在水中溃散,有效减少了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这种特性不仅有利于对虾的摄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还能降低塘底污染,维持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为对虾的生长创造一个清洁、稳定的空间。
显著的养殖效益提升:在冬棚养殖全程拌料使用黑水虻发酵虫浆,预计可使料比降低 10%,同时还能缩短养殖时间。 这意味着养殖户能够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无疑是对虾养殖的得力助手。
综上所述,科学喂料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核心关键,广大养殖朋友们务必高度重视,从投饵量的精准计算、投喂方法的合理运用、投喂原则的严格遵循到优质饲料的精心挑选,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只有做到全方位、精细化的科学喂料管理,才能确保对虾健康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养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