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倒计时6天! 行业大咖将现场揭晓对虾产业发展的新密码(对虾工业化养殖科技创新联盟)

2025-03-30人已围观

倒计时6天! 行业大咖将现场揭晓对虾产业发展的新密码

"《倒计时 6 天:华南对虾产业发展论坛 —— 开启行业新篇章》

在当今时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对虾产业亦不例外。 2020 年 10 月 18 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 ——“2020 年第一届乡村振兴(华南对虾)产业发展论坛” 即将在广州?长隆酒店盛大启幕。

此次论坛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和广东省饲料工业协会等权威单位的悉心指导下,由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和海大集团主办,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海大乡村振兴教育学院全力承办。 当距离这场盛会还有短短 6 天之际,整个对虾产业都在翘首以盼,期待着这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盛宴能够为行业带来新的曙光。

危境与困境交织:对虾产业的艰难时刻

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犹如一场狂风暴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虾产业也未能幸免。 南美白对虾的价格在市场的动荡中遭受了较大的波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对虾养殖却迎来了罕见的丰收景象。 这看似矛盾的局面,却让虾农们陷入了 “增产不增收” 的尴尬困境之中。 他们辛勤劳作,挥洒汗水,换来的却是微薄的利润,甚至有些养殖户面临着亏损的风险。 在这艰难的时刻,对虾产业急需寻找新的出路,突破困境的枷锁。

机遇当前:内循环优势下的广阔市场

然而,危中有机,在国外对虾苗种、成品较难进入国内对虾产业大循环的背景下,中国对虾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内拥有着年消费量超 180 万吨南美白对虾的庞大市场,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 “蛋糕”。 如何充分发挥内循环的优势,将对虾产业做强做大,迅速占据这一广阔市场,成为了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关键课题。 这不仅需要行业内各企业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的引入与创新。

“芯品种、新模式、兴发展”:论坛亮点聚焦

本次论坛精心策划,将围绕 “芯品种、新模式、兴发展” 三个核心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届时,行业内的资深专家们以及超 600 多名对虾产业从业精英将齐聚一堂,展开一场痛快淋漓的现场面对面交流。 他们将直击对虾产业的痛点,从品种研发的核心技术到养殖模式的创新变革,再到整个产业的兴旺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与研讨,共同谋划行业的大发展蓝图。

重磅大咖云集:智慧与经验的碰撞

论坛邀请了众多在对虾产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咖,他们将带来各自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宝贵经验。

何建国博士,作为农业农村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身兼数职,在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等多个重要机构担任要职。 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是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水生经济动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方面造诣深厚。 多年来,他主持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 “863” 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众多国家和省部委科研项目 40 余项,担任多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和牵头人。 其科研成果丰硕,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 2005 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 1 项,发表论文 450 多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350 篇,论文总引超过 6000 多次,获授权专利 20 多件。 他的到来,将为论坛带来关于对虾病害防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权威见解和前沿技术分享。

崔和博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自 2007 年起便致力于协会的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服务于行业与会员。 他凭借全球视野,关注着鱼、虾、贝等主要贸易品种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深入了解并精准掌握变化的趋势和运行的规律,为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他拥有 30 多年的水产工作经验,先后在多个水产相关机构任职,在国内外发表论文 60 余篇,并参与了许多重要国际课题。 他将在论坛上分享对虾产业在流通与加工环节的市场趋势和发展策略,为从业者们把握市场脉搏提供重要参考。

江谢武副总裁,作为广东省海洋渔业协会副会长以及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我国水产种业的中流砥柱。 他一手创建了海大集团苗种业务板块的三大品牌:海兴农、百容、海景洲,专注于鱼虾类遗传育种研究和优质、高效、健康水产种苗生产及技术推广。 海大集团在其引领下,拥有全球领先的虾苗及淡水鱼苗的研发技术,采用家系选育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多个生产速度快、抗病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与普通苗种相比优势显著。 过去 10 年,海兴农研发出全国认定的 4 个水产新品种,2019 年销售鱼苗 / 虾苗近 300 亿尾。 其旗下的 “海兴农” 牌南美白对虾更是荣获 “广东省名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等称号,并于 2017 年获得国家 “水产新品种” 认定;团头鲂新品种 “华海 1 号” 入选 2019 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产品。 他将在论坛上深入讲解对虾种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和实践经验,为对虾养殖的源头 —— 种苗培育提供专业指导。

黄颖渟,海大集团福建大区动保产品经理,也是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研发专家。 她毕业于集美大学硕士,亲身经历了高位池、土塘、小棚等多种养殖经营与技术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优异的养殖产量和效益。 多年来深耕养殖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 其擅长领域涵盖土塘白对虾弧菌防控技术、土塘冬棚白对虾亚盐防控技术、高位池白对虾高产技术、高位池金刚虾高产技术等。 她积极推动福建金刚虾的发展,对高温期金刚虾的养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解,所总结的模式和技术已成功推广到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得到了众多客户的高度认同,被亲切地称为 “金刚战士”。 在论坛上,她将分享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控和高产技术等实用经验,为养殖户们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黄海平,海大集团福建大区服务副总监,华中农业大学渔业专业硕士,是一位资深的鱼虾养殖技术专家。 他对鱼虾种苗、动保、饲料、技术服务、应用研发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福建大区南美白对虾、金刚虾、常规鱼、特种鱼等品种养殖模式和技术有着前瞻性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他组织并带领研发团队完成了多个集团级项目,包括龙海增产项目、冬棚高产项目、金刚虾模式总结和推广项目等,在南靖养殖模式的提炼和推广方面成绩斐然,帮助众多客户实现了高产高效,广受赞誉。 他将在论坛上分享对虾养殖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为养殖户们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和思路。

李国聪,海大集团珠三角大区动保产品经理,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硕士,是对虾土塘模式和产品研发专家。 他先后在广西、湛江、珠三角、江苏、潮汕等多个区域开展对虾养殖模式和产品研发工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曾主持塘头泡菌、泡肥的总结推广(养水全加桶)、珠三角冬棚养殖模式研发项目、对虾白便防治攻坚与转化项目、高温控藻养殖模式梳理与推广项目等,将研发工作真正落实到塘头,攻克了珠三角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 其原创的养水全加桶、塘头服务卡、控藻模式等技术和服务模式,显著提升了客户养殖成功率,是海大集团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的坚定践行者。 他将在论坛上介绍对虾土塘养殖的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土塘养殖户们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王健博士,海大研究院鱼虾苗期营养专家,作为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 引进人才,有着出色的学术背景和专业能力。 他 2012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后赴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深造,于 2015 年和 2017 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微量元素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和营养研究,成果丰硕。 2017 年加入广东海大集团畜牧水产研究中心后,专注于鱼虾早期开口饵料和保健饲料的研究,对鱼虾营养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他致力于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科学的营养配方、前沿的动保技术 “让养殖变得更简单”,其开发的贝可速系列产品深受市场客户好评。 在论坛上,他将分享对虾苗期营养需求和饲料研发的最新成果,为对虾苗期的健康生长提供科学指导。

崔罗生,海大集团广州海麒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硕士,是对虾资深养殖技术专家和越南升龙对虾 TLSS 模式研究推广专家。 他自 2008 年入职海大集团后,在土塘精养、高位池养殖、鱼虾混养、冬棚养殖等多种模式的总结与研发方面成绩突出,致力于推动对虾养殖模式的变革与升级。 2010 年起在浙江区域组织团队推动 “大棚 345 养虾模式” 落地,实现平均亩产超过 1200 斤的佳绩,帮助长三角地区客户在养虾困境中找到突围方向。 2012 年 - 2015 年在东南亚技术服务组织工作,推动海大集团海外技术服务落地,引领了越南白虾养殖模式设施化升级方向。 回国后主要负责海兴农虾苗的推广与技术服务工作,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对虾养殖模式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将在论坛上分享国内外对虾养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经验,为对虾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杨忠,揭阳海大服务部经理,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对珠三角、潮汕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包括常规鱼、特种鱼、对虾等品种,主要负责土塘混养、土塘精养及高位池区域,积极推动优质苗种、动保及饲料在养殖中的运用。 他组织参与过淡水鱼标准化建立项目、土塘混养快大虾项目、淡水养虾项目及海水鱼混养项目等,特别是在土塘混养版块实现了轮捕轮放模式的数据化时代,组织团队在提升混养客户池塘管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潮汕地区模式变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将在论坛上分享对虾与其他品种混养的模式和经验,为养殖户们拓宽养殖思路和增加收益提供参考。

10 月 18 日,共赴盛会:展望对虾产业新未来

2020 年 10 月 18 日,让我们相聚在广州?长隆酒店,与这些行业资深大咖以及超 600 多名对虾产业从业精英一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论坛。 在这里,我们将共同直击对虾产业的痛点,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谋划行业的大发展。 相信这场论坛将成为对虾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注入新的活力,开启新的篇章。

对虾酒的传奇故事

在对虾产业的发展长河中,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对虾酒的神秘传说。 很久以前,在一个靠近海边的小村庄,村民们大多以捕捞对虾为生。 有一年,村里遭遇了一场罕见的虾病,许多对虾都生病了,虾农们的收成锐减,生活陷入了困境。

村里有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渔夫,他心地善良且聪明好学。 一天,阿福在海边的一个古老洞穴中偶然发现了一本破旧的古籍,上面记载着一种神秘的对虾酒的酿造方法。 据说这种酒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还能增强对虾的体质,抵御疾病。

阿福按照古籍上的记载,收集了海边特有的草药和一些珍贵的香料,再选取了村里最健壮的对虾,将它们与优质的米酒一起放入特制的酒缸中,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精心的酿制,终于成功酿造出了对虾酒。

他首先在自己家的虾塘中尝试使用对虾酒,神奇的是,那些原本生病的对虾在饮用了对虾酒之后,病情逐渐好转,而且生长速度也加快了,变得更加健壮。 阿福的发现让村里的其他虾农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向阿福请教对虾酒的酿造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虾酒的酿造工艺在村里代代相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后来,这种对虾酒不仅在当地的虾农中广泛使用,还逐渐流传到了周边的地区,成为了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辅助品。

如今,虽然现代科技已经为对虾养殖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对虾酒的故事依然被人们传颂着,它见证了对虾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段独特的历史,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