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2020养小龙虾赚钱吗? 利润与成本预测,今年小龙虾你该这么养(2021年养小龙虾赚钱吗)
2025-04-07人已围观
2020养小龙虾赚钱吗? 利润与成本预测,今年小龙虾你该这么养
"《2020 年小龙虾养殖全解析:赚钱与否、养殖要点与高产秘籍》
在水产养殖的广阔领域中,小龙虾无疑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 “明星” 品种。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凭借着自身繁殖能力强、天敌相对较少的优势,在世界多地的自然环境中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繁衍能力,美国的洛杉矶西区沿海一带、新西兰、苏格兰等地都曾传出过龙虾泛滥成灾的新闻报道,成为当地生态环境中引人关注的现象。 然而,在中国,小龙虾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它主要依靠人工养殖来维持物种的延续,并且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养殖产业。
2020 年养殖小龙虾的市场前景分析
“2020 养小龙虾赚钱吗? ” 这是众多养殖户关心的核心问题。 回顾前几年的市场规律,小龙虾的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点。 每当小龙虾刚上市之时,由于市场供应量相对较少,物以稀为贵,其价格往往比较高,能为养殖户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而到了 5、6 月份,小龙虾集中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便会相对下滑。 不过,进入八九月份以后,出塘量逐渐减少,市场供需关系再次发生变化,价格又会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从市场需求端来看,近年来国内市场对小龙虾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消费需求极为旺盛。 在武汉、无锡、南京、常州、苏州、淮安、上海、合肥等众多大中城市,每年小龙虾的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为龙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彰显出养殖龙虾有着宽广的发展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投身其中。
2020 小龙虾养殖的投资成本和利润回报
养殖投放量与相关指标
亩投放量:按照科学的养殖规划,通常亩投放量设定为 80 公斤 / 亩,且每公斤约有 60 只,如此算来,每亩投放的小龙虾数量可达 4800 只 / 亩。
亩雌雄比:遵循自然规律,小龙虾的雌雄比例一般呈现雌性多于雄性的状态,这一自然比例对于后续的繁殖等环节有着重要影响。
成活率: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虾种运输成活率通常能达到 95% 左右,而饲养成活率约为 80%,这些成活率数据是估算最终产量的关键依据之一。
怀卵量:每次每只雌虾的怀卵量大概在 200 - 600 粒之间,自然受精率为 80%,孵化率约 40%,并且在自然环境下,幼虾的成活率仅 10% 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年怀卵产卵次数会因不同区域的自然气温差异而有所不同,大致为 2 - 3 次。
商品虾重:常见的小龙虾个体重量一般处于 50 - 100g 的范围,为了进行相对保守的产量估算,我们取最小值 50g 来计算。 综合亩雌虾只数、年产卵最低次数、年最低怀卵量、自然最低成活率以及个体最低重量等因素,理论上亩产量大约为 400 公斤左右。 不过,这一产量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模拟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饵料是否充足等。 本公司经过试验发现,最低产量可达 300kg / 亩,最高产量能达到 500kg / 亩,但像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情况,都会对亩产量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亩产值与利润计算
亩产值:按照 400kg 的亩产量,并参考武汉大东门市场 2006 年 6 月份旺季龙虾销售行情,当时价格为 30 元 / 公斤,由此可算出亩产值为 400kg × 30 元 / 公斤 = 12000 元 / 亩。 需要说明的是,养殖户正常销售时间多在每年秋末冬初,与野生捕捞有所不同,在这个淡季,售价往往可望更高。 而且,这还未包含池塘所配养的滤食性与草食性鱼类带来的利润。 一般来说,混养情况下亩产成鱼可达 300kg 以上,平均售价为 6 元 / 公斤,这部分能为亩产值增值 1800 元以上,所以总体亩产值在 1 万元以上。
成本核算与利润计算:从饲养成本来看,按 2006 年糠、麸农副产品 2 元 / 公斤的价格,饵料系数为 2,那么亩产量的饲养成本就是 400 公斤 × 2 元 / 公斤 × 2 = 1600 元 / 亩。 此外,亩平均年度管理费约为 500 元,亩平均种苗款则是 80 公斤 × 60 元 / 公斤 = 4800 元。 将这些成本相加,总投入为 1600 + 500 + 4800 = 6900 元。 如此一来,亩纯利润便是 12000 + 1800 - 6900 = 6900 元 / 亩。 要是采用囤养方式进行反季节销售,每年秋冬龙虾的售价会在 24 - 40 元 / 公斤之间,按照这样的价格区间计算,亩纯利润有望达到 1 - 2 万元之间。 倘若农户的养殖水面在 5 亩以上,那么年收入就能达到 5 - 10 万元以上,其经济效益相较于养殖常规鱼类,足足高出 10 倍之多,着实可观。
养龙虾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苗种方面:
小龙虾并不存在所谓的 “杂交品种”,当前自然苗资源较为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而人工苗仍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发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实际养殖。 有些养殖户容易轻信一些不实宣传,误信是经过驯化、互相残杀少的新品种,进而从外地高价购买龙虾种,这往往会增加养殖成本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还有不少人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只要第一年投入种龙虾后,依靠其自身不断繁殖,就能年年获取不错的收益。 实际上,龙虾养殖投种后的第一年产量通常是最高的,往后会逐年下降。 这是因为龙虾生命周期大致为 16 - 18 个月,随着养殖年限增加,近亲繁殖现象会越发严重,导致其功能退化、抗病力下降,大约 3 年后产量会锐减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所以养殖户要对苗种的特性和后续产量变化有清晰的认识。
水质管理:
部分人错误地认为龙虾在臭水沟也能茁壮成长,其实并非如此,清新的水质才是龙虾养殖实现高产的关键所在。 在养殖池塘中,要求水草的覆盖面要维持在 30 - 60% 之间,水体透明度保持在 30 厘米左右,溶氧量需大于 5 毫克 / 升。 为了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应定期进行换水,每次换水的量以池塘水量的 1/3 为宜,尤其在高温季节,水位要保持在 80 厘米以上,以此为小龙虾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在水质调节的众多方法中,EM 菌的使用备受关注。 EM 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后,菌的活力会有所下降。 近年来,市场上颇受养殖户欢迎的是 EM 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行扩培。 自行发酵的 EM 菌菌液成本低,且现发酵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 不过,在选择 EM 菌菌种时,大家需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来说,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较为简单直观的指标 ——pH 值。 由于 EM 菌种中乳酸菌含量最多,EM 菌菌液的 pH 值越低,意味着乳酸菌含量越丰富,也就代表着整体的 EM 菌活性越高。 通常情况下,pH 值在 3.5 以下就算是质量较好的菌种,如果能达到 3 以下,便可视为质量特别好的 EM 菌种了。
饲料投喂:
小龙虾属于杂食偏动物性饵料的生物,其生长状况与蛋白的摄取量密切相关。 在投喂饲料时,可以新鲜小杂鱼、田螺作为主要饵料,同时辅以适量的植物饵料,也可选择投喂蛋白含量不低于 32% 的配合饲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腐烂变质的动、植物饲料千万不能投喂,因为这类饲料利用率低,投喂后容易使水质变坏,进而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和健康。
病害防治:
有些人误以为 “龙虾不会生病”,然而在进行高密度养殖之后,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都容易引发龙虾发病。 所以,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要定期使用药物。 在养殖过程中,水体需要定期消毒,不少养殖户在杀菌、抗病毒操作中习惯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容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容易复发。 而传统的消毒剂存在一定的刺激性,并且在杀病毒或者细菌方面不具备广谱、高效的特性。 当下最新的技术是采用银离子进行消毒,银离子带有正电荷,能够吸引带负电荷的病原体,进入病原体内将病原体的官能细胞杀灭,从而实现高效、无刺激、彻底的杀菌效果。
混养禁忌:
很多养殖户为了合理利用空间、提高养殖效益,认为龙虾可以和鱼类混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龙虾绝不能和食肉或杂食性水产品混养,因为龙虾在脱壳时身体最为脆弱,极易被其他生物残食,而且在龙虾产仔时,鲢鳙鱼等都会成为它的天敌,所以从保障龙虾正常生长繁殖的角度出发,不主张进行混养。
养殖管理:
有些养殖户觉得龙虾食性杂,便认为随便喂喂就行,这种想法很容易导致养殖失败。 比如,在精养的龙虾塘如果不投饵料,小龙虾就会因食物不足而互相残食;而过量投喂动物内脏等行为,又会造成有机质发酵,使水体发臭,产生有毒气体并且导致水中缺氧,严重影响小龙虾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
产量认知:
小龙虾的亩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像放养密度、养殖环境、投饵量、病害防治等环节都与之密切相关。 小龙虾虽然生长速度较快,一般养殖 50 - 70 天就可达到出售标准,5 - 6 月份是销售旺季,但到了 6 月底后,它们开始交配产卵、穴居,捕捞量会急剧减少。 因此,那些声称龙虾养殖产量超千斤、效益上万的传言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通常来说,每亩龙虾养殖产量大约在 250 - 450 斤之间,相应的产值大致为 1500 - 2500 元。
小龙虾高产养殖技术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合理的小龙虾养殖密度,对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提高虾的产量、规格以及经济效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养殖密度过高,不仅会加大养殖管理的难度,还会导致水质快速败坏,影响小龙虾的生长环境。 一般而言,池塘单养小龙虾时,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合理养殖密度标准。 春季,每亩水面适宜投放规格为 2 - 4 厘米的幼虾 3 万 - 4 万尾;夏季,一般不投放幼虾,而是投放优质的小龙虾亲虾,每亩水面投放量为 20 - 25 千克,且雌雄比例要控制在 3∶1;秋季,每亩水面投放刚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 10 - 12 毫米)3 万 - 5 万尾。
注重放养规格与分池放养:
小龙虾养殖要特别留意放养规格,最好采用大、中、小 3 种规格分池放养的方式。 在养成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小龙虾的规格情况,若规格大小参差不齐,就容易出现大虾吃小虾的现象,这会使小龙虾的成活率大大降低,进而对养殖产量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科学投饵:
投饵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综合考虑饵料的种类、适口性、投饵量的确定、投喂方法以及投喂时间这 5 个方面的问题。 要确保小龙虾能够摄取到足够的新鲜饵料,投饵量通常按照存塘虾的体重来计算。 在生长旺季(4 - 9 月份),投喂量约为虾体重的 7% - 8%,其余季节则为虾体重的 1% - 3%。 不过,在实际投喂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比如天气状况、水质情况、池内水生动植物的数量以及剩余饵料量等因素,灵活调整投喂量。 一般来说,每天 9∶00 左右投喂总饵量的 20% - 30%,17∶00 左右投喂 70% - 80%。
及时改良水质:
虽然小龙虾在一些人印象中似乎能适应较差的水质环境,就像经常出现在臭水沟里,但实际上,水质条件过差会削弱小龙虾的体质和活力,影响其生长与繁殖。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每 15 - 20 天)泼洒 1 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用量控制在 3 - 5 克,这样做既能调节水质,又能增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为虾蜕壳生长提供所需的钙质,保障小龙虾健康成长。
考虑习性并优化养殖环境:
小龙虾具有较强的占地习性,为了有效防止它们自相残杀,可以在养殖池中建立人工洞穴。 人工洞穴可建在水位以下的坡地上,洞口直径保持在 6 - 10 厘米,深度在 15 - 30 厘米为宜。 同时,在养殖池中种植或投放水花生、轮叶黑藻、凤眼莲、眼子菜及水浮莲等水草,这些水草有着多重作用,既可为小龙虾提供隐蔽场所,增加其生存空间,减少互相残杀的情况发生,又能作为小龙虾的食物来源,降低人工饲料的消耗,从而节省养殖成本,为小龙虾营造一个更为适宜的生存和生长环境。
中国人对小龙虾的喜爱程度超乎想象,甚至超过了国产的各种美味大螃蟹。 相传每年中国人要吃掉价值几亿元的龙虾,甚至还有新闻报道称中国人拯救了美国的龙虾产业。 如今,国产龙虾养殖虽然有着不错的收益,但下一步养殖工作的重点应当是着力提高龙虾的品质,进一步挤占龙虾的海外市场,让国产龙虾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或许未来也能出现其他国家为小龙虾 “泛滥成灾” 而烦恼的有趣景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