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该如何去投喂饲料? 虾为什么早上吃多,下午吃少? (对虾喂食)

2025-01-18人已围观

对虾该如何去投喂饲料? 虾为什么早上吃多,下午吃少?

"《对虾饲料投喂的科学之道:从摄食行为到精准投喂策略》

在对虾养殖这一复杂且极具挑战性的产业中,饲料投喂环节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毕竟,饲料成本通常在养殖总成本中占比颇高,其合理与否直接关乎生产力水平以及养殖效率的高低。 不仅如此,投喂方法的恰当与否更是决定养虾成败的关键所在,一旦投喂时间、投喂量等关键因素把控不当,不仅会阻碍对虾的正常生长发育,多余的饲料还会在池塘底部堆积,进而引发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给养殖的对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一、洞察对虾的摄食行为特点

斑节对虾和白对虾同属甲壳类动物,且都有着捕食动物所具备的特性,在觅食方面表现得颇为 “贪婪”,就如同自然界中积极寻找猎物的猎手一般。 它们在寻找食物时,主要依赖触觉来感知周围环境,探寻食物的踪迹。 同时,矿物质对于它们的生长发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而适宜的 pH 值环境则是保障其血液循环顺畅以及消化功能良好的关键因素。

对虾所处的生活环境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时刻影响着虾体的诸多生理机能,诸如食欲、新陈代谢、蜕壳活动、消化以及免疫系统等方面。 不过,即便同属甲壳类,斑节对虾和白对虾在摄食行为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饲料的蛋白质需求方面,白对虾相较于斑节对虾要低一些,而且白对虾的食欲极其旺盛,具备全天连续进食的能力,只要有充足的食物供应,它们就能不断摄取,以此来满足自身生长所需。 所以,在投喂对虾时,养殖户必须充分考虑到每种虾各自的特点,像是蛋白质需求的差异、捕食行为的不同、持续运动的习性、肠道长短、免疫系统的强弱以及蜕壳活动的规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喂的饲料契合对虾的实际需求,助力对虾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探究对虾食欲不佳的缘由

(一)溶解氧(DO)的影响

溶解氧在对虾的生存与摄食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达到或超过 5mg/l 时,对虾能够顺畅地进行呼吸作用,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进食时也显得格外有力,就像人们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会食欲大开一样。 然而,当溶解氧含量低于 5mg/l 时,情况则截然不同,对虾会因缺氧而感到不适,呼吸变得困难,进而导致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进食无力的现象。 倘若溶解氧含量进一步降低至 3mg/l 以下,对虾的生存都会面临严峻挑战,进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整个机体的活力也会大打折扣。

(二)高毒气体的危害

在对虾养殖池塘中,随着养殖过程的推进,各种废物不断堆积、分解,这一过程会产生诸如 NH?、H?S 等有毒气体。 这些高毒气体在水体中逐渐累积,犹如隐藏在暗处的 “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对虾的健康。 它们会直接作用于对虾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致使对虾的食欲减退,严重时甚至完全停止进食,进而出现浮头现象,在水面艰难挣扎求生。 尤其是在下午时分,由于光照、水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体的 pH 值往往会升高,当 pH 值达到 8.2 以上时,NH?和 NO?的毒性会显著增强,如同 “雪上加霜” 一般,使得对虾的食欲进一步受到抑制,情况严重时,对虾的肠道会排空,不再摄取任何食物,生长发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温度因素的制约

对虾作为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任何温度的波动都极易影响到它们的食欲以及生长速度。 以白对虾为例,其在 25°C - 30°C 的温度区间内,进食和消化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就如同人们处于舒适的温度环境中会吃得香、消化好一样。 当水温降至 25°C 以下时,对虾的食欲便会逐渐下降,降幅大约在 30% - 40% 之间,进食量明显减少。 而一旦气温低于 20°C,对虾几乎不再进食,并且容易出现 “耗底” 现象,长时间趴在池塘底部,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这对于对虾的生长极为不利。 鉴于此,养殖户在投喂对虾时,应充分考虑温度因素,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投喂较为适宜,因为此时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相对适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对虾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维持良好的生长态势。 相反,如果在白天气温高、光照强的时候投喂,过高的温度会使对虾的消化能力下降,导致饲料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不仅浪费了饲料资源,还可能加重池塘水质的污染程度;而若是在夜间投喂,虽然气温较低、光照较弱时理论上会增加对虾的消化能力,但夜间整体的水体溶氧水平等因素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样可能对虾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综合考虑还是清晨或傍晚投喂为佳。

(四)疾病因素的干扰

疾病对于对虾身体各个器官和部位有着直接且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它们就像两把利刃,狠狠地刺向对虾的消化系统,明显削弱对虾的食欲。 除此之外,由病毒和细菌引发的其他诸多疾病,例如 HPV 病毒引起的疾病、MBV、肝萎缩等等,同样会让对虾的身体机能陷入混乱,导致其食欲迅速下降,在感染后的短时间内就会停止进食,整个机体变得虚弱不堪,生长发育自然也被迫中断,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三、掌握有效投喂对虾的实用策略

(一)精准确定营养需求与投食量

养殖户需要深入了解对虾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要知道,对虾的营养需求是随着其体型大小的增长而逐渐增加的。 从幼虾到成虾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比例都不尽相同。 因此,养殖户要依据对虾的生长阶段,精准计算投食量,确保既能满足对虾生长所需,又不会造成饲料浪费。 例如,在对虾从第 0 天到第 60 天的生长初期,由于此时的虾体型尚小,消化系统还不够健全,若投喂蛋白质含量过高(超过 40%)的饲料,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对虾难以有效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反而可能引发肠道疾病等不良后果。 所以,选择营养成分适配的饲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障对虾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合理安排投喂时间

对虾的喂食时间对于其消化吸收性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天的饲料投喂量不宜一次性投喂完毕,而是需要合理地分成几次进行投喂,并且要确保当天最后一次喂虾时间是在晚上 9:00 之前。 这是因为如果投喂时间过晚,对虾的消化能力会随着夜晚的来临而逐渐变差,其肝脏在夜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恢复,长此以往,很容易对肝脏、肠道等重要器官造成损伤,影响对虾的整体健康状况。 所以,养殖户要立足实际养殖情况,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天气变化、池塘水质等因素,灵活调整投喂时间,确保对虾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摄取到适量的食物,实现最佳的消化吸收效果。

(三)优化投喂方式与位置

在投喂对虾时,养殖户还需关注投喂方式与饲料投放位置的合理性。 具体而言,投喂时应将饲料尽可能均匀地撒在整个池塘中,让池塘各个区域的对虾都有机会获取食物,保证对虾群体的生长均匀性。 倘若池塘面积较大,单纯依靠人工投喂难以实现均匀撒料的话,可以借助自动喂料机等先进设备来高效、准确地完成投喂工作。 另外,考虑到对虾具有逆流游动的习性,在泼洒饲料时,应顺着水流方向进行操作,这样能够使饲料更好地在水体中分散开来,便于对虾觅食。 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将饲料撒在水流较弱或者池底不干净的地方,因为这些区域容易导致饲料堆积,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因饲料在这些不良环境中腐败变质,进而污染水质,影响对虾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状况。

总之,对虾饲料的投喂是一项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的细致工作,养殖户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对虾的摄食行为特点、食欲变化原因,并熟练掌握科学合理的投喂策略,才能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实现精准投喂,保障对虾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在水产养殖这一领域收获满满的成果。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