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达国际水平(广东南美白对虾今日市场价)

2025-01-21人已围观

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达国际水平

"《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重大突破,迈向国际水平》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中,南美白对虾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的人工养殖对虾品种之一,备受业内关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南美白对虾育种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境。

中新网广州 8 月 4 日电 (记者 程景伟)8 月 4 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隆重举行。 记者从这场发布会上获悉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由广东省企业牵头自主培育完成的 “海茂 1 号” 和 “海兴农 3 号” 两个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顺利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无疑是广东水产养殖领域的又一高光时刻,也为我国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回顾过往,我国南美白对虾育种起步相对较晚,相较于美国等一些国家,我国直至 2003 年到 2005 年左右,才正式开启了南美白对虾的选育研究工作。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南美白对虾的种质资源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平均每年需要从国外引进亲虾多达 40 余万对。 更为棘手的是,国外在对出口中国的种虾把控方面极为严格,这使得我国很难获取品种较纯的优质种虾,种种因素叠加,导致我国南美白对虾选育工作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自主发展与升级。

不过,近年来,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积极推动下,情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海茂集团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全资收购了美 PRIMO(普利茂)种虾公司,通过引进 PRIMO 高抗病力对虾品种,并围绕对虾成活率的提升这一核心目标,持续投入精力进行精心培育,最终成功培育出了 “海茂 1 号”。

与此同时,海兴农集团也不甘示弱,积极借助 2019 年破译的南美白对虾基因组图谱,在已有的 “海兴农 2 号” 基础之上,围绕生长率持续开展选育提升工作,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培育出了 “海兴农 3 号”。

“海茂 1 号” 和 “海兴农 3 号” 这两个新品种在多个关键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无论是生长速度、存活率,还是抗病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其综合生产性能达到了同期国际水平,而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特别契合中国的养殖环境和模式,这对于我国众多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海大集团副总裁、海兴农集团董事长江谢武介绍道,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海兴农 3 号” 已经在江苏、广东、山东、福建等对虾养殖的主产区进行了广泛的市场推广应用,并且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养殖效果。 相关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它的优势所在,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与 “海兴农 2 号” 相比,“海兴农 3 号” 收获体重提高了 13.5%;而与泰国进口的一代虾苗相比,收获体重提高了 11.7%,成活率更是提高了 12.0%,并且它适宜在全国水温处于 18℃至 32℃以及盐度在 2‰至 35‰的人工可控水体中进行养殖,这一宽泛的适宜养殖条件,进一步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使其能够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助力养殖户们收获优质的对虾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建芳对这两个新品种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 “海茂 1 号” 和 “海兴农 3 号” 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南美白对虾种虾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压力,让我国在这一领域不再处处受制于人;另一方面,新品种在生产性能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必然会有效提升国内自主培育品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增强我国自主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话语权。 此外,这两个新品种具备大范围推广养殖的优势,能够破解资源环境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对于促进我国对虾产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将发挥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也满怀自豪地表示,“海茂 1 号” 和 “海兴农 3 号” 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成功选育,有力地证明了广东在水产养殖领域有着雄厚的实力,具备培育出媲美国外优质品种的能力。 广东作为我国的水产养殖大省,更是畜牧水产种业强省,近年来在种源依赖进口的瘦肉型生猪、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等三大品种种源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截至目前,广东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牧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合计达到了 73 个,在全国所占的比例高达 16%。 其中,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 17 个品种,更是成为了国内同类品种中首个自主育成的突破性品种,尤其在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方面,广东所拥有的 7 个新品种在全国的占比接近六成,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充分彰显了广东在畜牧水产种业领域的强大实力和突出贡献,也预示着广东将在未来继续引领我国水产养殖种业不断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繁荣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完)"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