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出现肌肉白浊,原因到底为何? 有效的防控措施在这里(对虾肌肉白浊怎么治疗)
2025-03-11人已围观
对虾出现肌肉白浊,原因到底为何? 有效的防控措施在这里
"对虾肌肉白浊现象解析及防控策略全知晓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偷死和肌肉白浊病犹如两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养殖户的收益,尤其是在中、高密度养殖虾塘以及高温季节,它们出现的概率显著增加,给养殖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通常情况下,当水温攀升至 28℃以上,且养殖时间处于 50 - 80 天左右这个区间时,对虾就更容易陷入肌肉白浊病的 “魔掌” 之中。 发病的对虾规格大多集中在 60 - 70 尾 / 斤,而那些富营养化且水质恶化的池塘,简直就是这一病症滋生的 “温床”,发病风险极高。
在发病初期,每天在池底或许只能发现 2 - 3 斤死虾,这看似还算 “温和” 的情况,实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随着水质持续朝着恶劣的方向发展,情况便会急转直下,每天在池底发现的死虾数量会迅速飙升至 20 - 30 斤,甚至在有些池塘,每天出现一两百斤的死亡量也并非罕见之事。 尤其在对虾蜕壳期间,更是迎来了死亡的高峰期,仿佛一场无声的灾难。 倘若养殖户对此不加以有效控制,那么死亡现象将会如 “滚雪球” 一般,一直持续到收虾季节,最终很可能导致绝收的惨痛结局,让养殖户一年的辛勤劳作付诸东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病症颇具隐蔽性。 一般而言,在水的表层很难发现病虾的踪迹,而且对虾的摄食情况看上去也较为正常,绝大部分死虾都是潜藏在池底,无声无息地 “消逝”,所以平日里养殖户很难及时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正是它被形象地称之为 “肌肉白浊”、“偷死(耗底)” 的原因所在。
一、追根溯源:探寻对虾肌肉白浊的病因
对虾出现肌肉白浊的原因可谓是错综复杂,是多种不利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方面。
在高温季节或是中、高密度养殖的中后期阶段,对虾的排泄物、残饵、老化死亡的藻类以及池塘内原本就积累的有机物,纷纷在池中堆积起来,它们不断地腐败、分解,就像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 “破坏分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溶氧,使得原本就脆弱的水体溶氧环境变得更加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其中,养殖中后期常见的亚硝酸盐问题尤为突出。
亚硝酸盐就像是一颗 “毒瘤”,它会悄无声息地潜入对虾的身体内部,干扰对虾正常的代谢功能,使得对虾原本有条不紊的生理代谢过程变得紊乱不堪,进而导致其抗病能力急剧下降,如同失去了坚固的 “防护铠甲”,变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 更为严重的是,亚硝酸盐还会对虾鳃和肝胰腺造成严重的损伤,使得虾鳃出现肿胀的现象,肝胰腺也变得红肿起来,这无疑是对虾身体重要 “器官” 的双重打击。 这样的损伤会直接破坏对虾的携氧能力,导致对虾肝脏及鳃部出现诸如空泡化等异变情况,让对虾的生存能力大打折扣,最终造成了对虾的大量死亡。
而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又如同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为水体中的病毒、细菌创造了绝佳的繁殖条件,它们开始在水中肆意滋生、疯狂繁衍。 通常在检查患病对虾的肝胰腺时,会发现大量的副溶血性弧菌,这些弧菌往往是继发性的,当水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便会 “趁虚而入”,成为导致对虾死亡的 “帮凶”,加速对虾的死亡进程。
所以说,对虾在上述多种致病因素综合影响下,所产生的白浊、死亡症状,实际上是一种养殖环境恶化综合症,是整个养殖生态系统失衡的外在表现,警示着养殖户们必须高度重视养殖环境的维护和调控。
二、未雨绸缪:对虾肌肉白浊的防控之道
虽说目前针对对虾的肌肉白浊病症,尚未找到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 “防大于治” 的理念在对虾养殖中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良好的水质管理以及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养殖户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与水位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这就好比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安排居住人口一样,只有保证每一只对虾都有相对舒适的生存空间,才能减少它们之间因为空间、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压力,避免因过于拥挤导致的各种问题。 尤其在高温季节,更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水位,较深的水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水温变化、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作用,就像是给对虾穿上了一层 “隔热衣”,同时又为它们提供了更为充足的 “氧气储备”。 此外,在日常养殖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人为惊吓对虾,毕竟对虾是一种相对敏感的生物,过度的惊吓可能会使其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它们的健康状况,所以要保持养殖环境的相对安静和稳定,让对虾能够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强化水质调控与底质管理
水质的调控在整个对虾养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如同呵护生命的源泉一般,容不得半点马虎。 养殖户要养成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的好习惯,这些微生物制剂就像是一群勤劳的 “清洁工”,它们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将那些可能会危害对虾健康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成分,从而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保持水质的清新和稳定。
同时,在养殖的中后期,定期进行底质改良工作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池底积累的腐败有机物就像是一颗颗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整个养殖环境的危机,所以要通过定期改底,减少这些腐败有机物的积累,为对虾创造一个干净、健康的底部栖息环境。 另外,注意合理使用有机碳肥也是稳定水质的关键一招,有机碳肥能够为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提供充足的 “食物”,促进它们的生长繁殖,进一步优化水质,让对虾生活在一个 “舒适宜人” 的水环境之中。
(三)应对水质不稳定引发的应激反应
在对虾养殖前期,有时会因为水质不稳定,比如透明度过大等情况,导致对虾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出现肌肉白浊的现象。 遇到这种情况时,养殖户可以使用多维进行抗应激处理,多维就像是一把 “保护伞”,能够帮助对虾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缓解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进行抗应激处理之后,要抓紧时间进行肥水操作,通过向水体中补充适量的营养物质,培养有益藻类,让水体变得 “肥沃” 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水体的溶氧量,还能为对虾提供更为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对虾的应激反应,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
(四)注重内服保健增强对虾体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虾自身的体质强弱直接关系到它们抵御疾病的能力。 所以,平时养殖户要多注意通过内服的方式来增强对虾的体质,例如在饲料中拌喂保肝产品、多维、多矿等营养物质。 保肝产品就像是对虾肝脏的 “专属营养师”,能够呵护肝脏的健康,确保肝脏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毕竟肝脏是对虾体内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脏健康了,对虾整体的健康状况也就有了保障;多维则可以为对虾补充多种维生素,满足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多矿能够提供对虾生长所必需的矿物质,让对虾的骨骼、外壳等部位更加坚固。 通过长期坚持拌喂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有效提高对虾的体质,增强它们的抗应激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养殖环境和潜在的疾病威胁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
(五)针对病虾的应急处理措施
倘若在养殖过程中已经发现了有病虾的存在,那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了。 首先,可以适量添加新水来调整水质,新水的注入就像是给池塘注入了一股 “新鲜血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体环境,稀释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缓解对虾的生存压力。 然后,采用二溴海因对水体进行消毒,按照科学的用量连续使用两天,这样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体中的部分有害病菌,减少病菌对对虾的侵害。 间隔三天后,全池泼洒光合细菌,光合细菌能够进一步稳定水质,它们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有益的物质,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助力对虾恢复健康。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 和保肝产品来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诸多功效,能够帮助对虾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与保肝产品协同作用,为对虾的康复和后续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证明,当养殖户用心维持良好的水质指标时,那些受到影响的对虾在 6 - 7 天内是可以逐渐恢复健康的,这充分说明了虾的恢复情况与水质情况息息相关,良好的水质就是对虾健康生长的 “基石”,也是养殖户实现丰收的重要保障。
在众多对虾养殖户的实践经历中,不乏这样的案例。 比如,在某个沿海地区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李大哥,他经营着一片规模不小的对虾养殖场。 曾经,他也遭遇过对虾肌肉白浊的困扰,起初由于缺乏对这一病症的深入了解和有效的防控措施,眼睁睁地看着池底的死虾数量日益增多,心急如焚却又有些手足无措。
但是,李大哥并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积极学习相关的养殖知识,向专家请教,参加各种养殖技术培训课程。 在了解到对虾肌肉白浊病症的成因以及防控要点之后,他决定对养殖场的管理方式进行全面调整。
他严格控制对虾的放养密度,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提前做好规划,确保每一只对虾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同时,他安排专人每天监测水质情况,根据水质变化及时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调水,到了养殖中后期,更是雷打不动地定期进行底质改良工作,还合理地施用有机碳肥,让整个养殖池塘的水质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良好的状态。
在日常投喂过程中,李大哥也格外注重对虾的内服保健,坚持在饲料中拌喂保肝产品、多维和多矿,看着对虾一天天茁壮成长,他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有一次,他还是发现了少量病虾,不过这次他不再慌乱,而是迅速按照学到的应急处理措施,先添加新水调整水质,接着用二溴海因消毒,间隔三天后泼洒光合细菌,并且在饲料中持续添加维生素 C 和保肝产品。 经过一番精心照料,那些出现肌肉白浊症状的对虾在短短几天内就逐渐恢复了正常,李大哥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从那以后,李大哥的养殖场里,对虾肌肉白浊的情况越来越少,对虾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他的成功经验也在当地养殖户之间传开了,大家纷纷效仿,整个地区的对虾养殖业都因此受益。
总之,对虾肌肉白浊病症虽然棘手,但只要养殖户们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用心去维护养殖环境,关注对虾的健康状况,就一定能够有效应对这一难题,实现对虾养殖的稳产高产,收获满满的养殖成果。 "